每日经济新闻

    总理问计专家学者 明确宏观调控不搞“大水漫灌”

    2014-07-18 01:27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根据中国政府网昨日 (7月17日)消息,7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

    上半年我国GDP增速同比增长7.4%,略低于年初大家的预期,李克强在座谈会上强调,只要我们的发展有就业、增收入,有质量、提效益,节能环保,没有水分、实实在在,增速比7.5%高一点或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他同时指出,必须坚持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注重实施定向调控,也就是保持定力、有所作为、统筹施策、精准发力,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 “喷灌”、“滴灌”。

    相比增长二字,在座谈会上总理更多提到的是升级与提质。

    深化区间调控方式/

    今年二季度伊始,国务院先后出台多项“微刺激”措施,上半年后期PMI等经济指标出现好转。

    针对稳增长是否还有后招,李克强在座谈会上强调,必须保持中国经济运行长期处于合理区间。他认为,把握经济运行合理区间,既要关注经济增长,保持今年经济增速在7.5%左右,也要关注物价水平,把物价涨幅控制在3.5%左右,更要突出就业、收入等民生内容。

    经济增长关注区间而并非单点,这也直接反映在宏观调控思路中。

    李克强指出,必须坚持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注重实施定向调控,也就是保持定力、有所作为、统筹施策、精准发力,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 “喷灌”、“滴灌”。这是区间调控方式的深化。

    在发力点上,给企业松绑、增加公共品供给与做强实体经济被总理特别强调。其中,公共品供给尤其体现在政府引导的铁路等投资中。

    1~6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4%,摩根大通报告指出,6月份的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4.3%,低于5月份28.7%的同比增幅,但是依然保持稳固。特别是6月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建筑投资同比增长24.2%,水利和环境管理投资同比增长24.4%。

    参与此次座谈会的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今年曾提出过一个十分鲜明的观点:可以不搞财政刺激,可以不搞“四万亿”,但要想方设法保证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一个最低的标准。中国经济是一个“自行车经济”,要保持一定速度才能不倒,如果静止下来,任何问题都会被放大。

    在李稻葵看来,民营经济杠杆率低,可以在稳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比如在石油天然气和高铁等领域向民营资本放开投资,即通过调动民营经济投资的方式来稳增长。

    座谈会上,李克强也说,通过改革投融资体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多元投入格局,加快补上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不仅可以改善民生、增加就业,也能有效优化发展硬环境,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

    挖掘体制机制红利/

    李克强强调,必须依靠创新推动中国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实现中国经济升级,既要有合理的速度,更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也包括体制机制创新,我国在这方面空间很大。

    他说,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光有资金投入是不行的,体制机制也是重要的“资本”和红利。通过深化改革搞活体制机制,将产生巨大的能量,有力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在解读6月经济数据时,李稻葵提出货币存量的超常增长令人担忧。

    6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120.96万亿元,同比增长14.7%。“短期看可以,但这种情况长期不可持续,现在问题出在宏观金融结构而不是货币政策本身,如国债在内的长期债缺位。”李稻葵说。

    他曾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估计今年和明年国家会适当地扩大国债发行水平,发一批特别国债。

    在李稻葵看来,发特别国债之后,至少可以干两件事情:第一,促进金融业的调整。金融业确实碰到了一些问题,确实有一些理财产品、一些影子银行的产品会出现违约,这不是坏事,捂着、盖着不能排毒。排毒的过程需要一定的资金;第二,对一些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资金支持,通过这种支持维系短期的增长。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王志浩对改革仍然持乐观态度。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在于改革,一些领域虽然进展缓慢,但是已经开始破冰之旅。

    首当其冲的便是财税制度改革,改革的原则已基本达成一致,包括理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税关系,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转移支付体系等内容。

    另一项备受关注且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改革是国企改革。王志浩分析说,关闭过剩产能、加速节能减排的努力取得一定成效。今年中央给北方各省的压力较大,对钢铁等行业企业的银行信贷进一步趋紧。近期国务院提出要完善、健全企业破产制度,暗示国有企业破产将更多地成为可接受的解决之策。

    在座谈会上,李克强也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专家学者提出的意见建议,也希望专家们集中更多智慧,为改革发展多出实招、多谋良策。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桂浩明:股市吸引力在于财富效应

    下一篇

    上半年国企利润增速现分化 央企下滑地方国企“转正”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