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经济重心转移 港口转型步入十字路口

    2014-06-10 00:21

    因南北经济发展及产业布局差异,以长江口为界,中国的港口分为两大不同体系,南方港口主攻集装箱贸易,而北方港口则以大宗货物进口见长。

    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港口规模迅速壮大,近10年来港口投资年增速达到23%,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这为高速扩张的港口群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的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07.3亿吨,同比增长9.7%。不过,尽管吞吐量仍在增长,但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往过于依赖大宗商品如铁矿石、煤炭为主的生存模式难以为继。如今大宗货物压港,已成为北方港口的心头之痛,而业务雷同、腹地重叠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痛楚。

    一位北方港口行业人士认为,宏观经济重心正在转移,作为经济“晴雨表”的港口产业,已经到了改革的十字路口。

    《《《

    现状

    供需失衡加剧 亿吨铁矿压港

    每经记者 彭斐 青岛、日照摄影报道

    5月中旬的胶东半岛,初夏已至。不过,去年此时曾“热”到拥堵的青岛港集团下属董家口港区,寒意却仍在延续。

    在董家口港区办公楼左侧,70余家物流公司老板,因车队排不到计划,已有近半悬挂“免战牌”,有人甚至已萌生退意。与之矛盾的是,“压港”矿石则已堆积如山。有贸易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开港不过3年的董家口,5月份矿石存量已超过1200万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如今的董家口港,只不过是中国众多港口的一个缩影。截至5月16日,全国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总量,创纪录达到1.1475亿吨,与年初不足9000万吨的存量相比,增幅接近三成。

    对此,有钢铁业内人士认为,亿吨铁矿石压港,与实体经济景气度下滑不无关系。受房地产、铁路等基础行业拖累,“压港”货物短期内消化不易。

    “压港”成普遍现象/

    2010年才开工建设的董家口港,在2013年的吞吐量就已经达到7000万吨。按照规划,董家口港建成后总吞吐量将达3.7亿吨。但在海量吃入铁矿石等大宗干散货物后,董家口港“消化不良”的症状已逐渐显现。

    一位贸易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5月中旬,董家口港区的铁矿石存量已超过1200万吨,在青岛港下辖的港区中是最高的。

    而据中国航运数据库发布的数据,截至5月16日,青岛港铁矿石库存总量为1677万吨,已十分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1690万吨的历史峰值。在参与统计的41个港口中位居第二。

    事实上,自去年12月份以来,伴随着铁矿石价格的下行,我国铁矿石的进口量不断上扬,但因需求减弱,港口的库存纪录不断刷新。据我的钢铁网最新监测数据,截至5月23日,在全国港口滞留的铁矿石,较前一周再增60万吨,达到11535万吨。

    “要知道2008年时,全国港口的铁矿石存量锐增,但最多不过5500多万吨,现在不仅翻番,且大有涨下去的趋势。”金银岛钢铁行业分析师弭澎琦表示。

    “压港”这个一度变得十分陌生的词,已成为北方各港口的普遍情况,特别是煤炭和铁矿石,情况尤为严重。

    无独有偶。距离董家口港30公里外的日照港,5月23日的铁矿石库存达到1722万吨,虽然其日均疏港量有22万吨,但6~7日的压港时长,还是位列41个被监测港口首位。

    日照港集团股份二公司人士亦表示,日照港与青岛港、秦皇岛情况差不多,也存在大宗商品压港比较严重的情况,货物走得比较慢。

    此外,秦皇岛煤炭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回升至600万吨以上水平,为605.5万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库存涨幅近四成。

    外贸吞吐量“虚胖”/

    来自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的数据显示,2014年1~4月,山东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4.25亿吨,同比增长8.62%。具体来看,前四月山东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757.33万TEU(标准集装箱),外贸吞吐量完成2.37亿吨,同比分别增长8.87%和5.66%。

    今年前4个月,仅青岛、日照、烟台三大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就达3.93亿吨。青岛港集团、日照港集团、烟台港集团吞吐量同比 分 别 增 长5.03%、8.39%和7.43%。某日照港集团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日照港绝大多数都是进口,外贸量去年占73%左右,今年进口量占比也肯定超过一半。

    外贸吞吐量的增长,被乐观者认为是外需回暖的信号。不过,也有航运业人士对此持否定态度。多年从事国际航运的中国外运长航山东分公司一位中层人士陈默(化名)认为,“应酬越来越多,求着人家办事,但在利润率这方面,起色却并不明显”。

    弭澎琦介绍道,即使铁矿石价格连年下跌,但为了维系客户关系,亏钱也得进口,贸易商不敢轻易放弃铁矿石进口,毕竟钢厂的生产还得继续。对此,陈默认为,被动进口撑起了吞吐量,这恰恰反映了现在港口经济的“虚胖”。

    与外贸吞吐量“虚胖”不同的是,内河港口吞吐量增速自去年末起一路下滑,一季度增幅仅为1.14%。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研报认为,这与当前内需不振、内贸运输需求下滑有一定关系。

    “国内消化不了,国外又出不去,不是说没有产能,也不是缺少流动性,而是存在相对产能过剩的情况。”有港口业界人士分析认为,这是经济相对衰弱的一个表现。

    高库存短期消化不易/

    去库存是当前港口行业改善盈利最关键的一颗棋子。一位铁矿石行业人士表示,铁矿石在大部分转变为建筑以及汽车之前,中间要经过船舶运输、港口装卸、海关检疫、贸易买卖等多个环节。“港口吞吐量虽是大家能否吃饱的关键,但从原料到成品的加速,才能加快大家赚钱的节奏。”

    对于当前的库存问题,日照港集团人士认为,要么大宗商品价格见底,要么国内的需求真正改善,否则港口库存压力短期内难以得到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铁矿石价格,即使已创2012年9月以来新低,但国家发改委5月28日仍预计称,未来3个月铁矿石价格不太可能从当前水平上涨。瑞银证券特约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日前也表示,中国房地产下行对于依赖中国内需的大宗商品出口国及周边经济体冲击会最大,大宗商品价格及相关汇率的调整恐怕在所难免。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报告预计,随着气候转暖,二、三季度港口作业时长和装卸效率有望进一步回升,加之海运贸易回升,中国港口集装箱业务仍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但在“挤水分”影响下,要想实现大规模提速难度较大。

    弭澎琦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压港”铁矿石短期内不易消化,随着后期到港量增加,压港或越来越严重。而在陈默看来,国内需求不振,对于港口而言,除了面对去库存的压力外,可能还将面临下半年港口吞吐量出现的减速。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申正远也表示,国民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决定了港口增速,目前宏观经济低迷,航运业在低谷徘徊,港口增速放缓也在意料之中。

    《《《

    格局

    环渤海港口林立 产能过剩隐现

    每经记者 彭斐 发自青岛、日照

    2006年,在中国沿海港口最近一次的规划中,日照港及以北的港口,被划为“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业界亦称作“北方港口”。在环渤海C形港口版图上,青岛港、天津港、大连港三大主枢纽港,当仁不让地分别扮演着山东沿海、津冀、辽宁港口群的龙头。

    2013年全球十大港口吞吐量排名中,三大主枢纽港位列其中。而吞吐量在去年12月份首超3亿吨后,日照港亦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龙头带动之下,区域内的“小弟们”,也在打造各自的势力范围。随着“小弟”实力的不断壮大,传统龙头的地位遭到了挑战。

    港口密集 需求难以填饱产能

    “我们公司的30万吨铁矿石码头马上就要建成,今年就能投入使用。”5月中旬,在日照市岚山区岚桥港,一名工作人员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日照港集团的国资背景,与岚山港毗邻的岚桥港,由当地民营企业山东岚桥工贸集团投建。

    而记者注意到,在岚桥港南北仅8公里的范围内,还规划建设有两个大型铁矿石码头,分别是日照钢铁的铁矿石码头项目和日照港岚山港北区30万吨矿石码头项目。

    “这么短的距离,却集中了多个大型码头,且都是铁矿石装卸,如果说没竞争你信吗?”日照港集团人士表示。

    不过,对日照港而言,“小打小闹”的民资并不值得惧怕,要想保住国内铁矿石进口第一大港的交椅,北邻的董家口港更具威胁。从地理分布上看,董家口港位于青岛最南端的胶南市泊里镇,距日照港甚至不足30公里。而从国际经验来看,200公里以内不应有同等规模的港口。

    其实,早在2005年,国土资源部就有官员指出,港口重复建设十分突出,一些沿海、沿江地区,平均每公里就有一个码头,设计吞吐能力都很大,有吃不饱的现象。而相关资料更显示,环渤海岸线目前有港口79个,平均65公里一个港口,其中超2亿吨的大港口多达8个,其中6个在2013年的吞吐量已经超过3亿吨。

    不过,港口投资却并未就此停止。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院副院长贾大山近期表示,全国2014年港口建设投资900亿元,全年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预计约80个。《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取的数据则显示,在过去10年中港口行业年均投资增速达到23%,而年均需求(吞吐量)增速只有15%。如今滨州港、葫芦岛港、锦州港等还在积极扩建。

    对此,大连海事大学孙光圻认为“现在有些领导认为,凡是沿海有岸线的地方都要建港口,20公里、30公里建一个港口,这种状态必将导致产能过剩,无序竞争。”

    不过,青岛港集团人士则持有不同意见,其认为产能过剩与否不能轻易下结论,这要看宏观经济后期走向,但港口新增的产能,将加剧环渤海区域的竞争。

    结构同质化 经济腹地重叠

    开港3年的董家口,其内部建设甚至只进行了1/3,但30万吨级(结构兼顾40万吨)矿石码头的投用,却已显露其称雄的野心。

    按照规划,董家口港设计通过能力为3.7亿吨,实际运营能力将超过6亿吨。建设完成后,短短不足30公里海岸线上,青岛港与日照港吞吐能力将接近10亿吨,比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的7亿吨还要多。

    不过,上海港以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为核心腹地,青岛港与日照港的核心腹地山东、山西、河北等的经济却相对落后,能够提供的需求自然也相对较少。

    “相同的定位、相近的距离,董家口势必与日照港展开近距离的贴身肉搏。”日照港人士表示,未来两大港口抢夺腹地货源的竞争将会更加白热化。

    日照港与董家口港的争夺,仅仅是渤海湾港口竞争格局的一个写照。在航运界人士看来,整个环渤海港口都存在结构同质化、经济腹地重叠的问题。

    自2010年起,环渤海主要港口掀起铁矿石码头建设高潮。曹妃甸先后建设4座25万吨铁矿石码头,年通过能力高达6700万吨;天津港也将在南疆港区建成30万吨兼顾40万吨接卸的铁矿石码头。2010年3月,烟台港宣布开工建设30万吨级、20万吨级矿石泊位各一个,建设工期24个月。即使陆上最靠近青岛港和日照港的河北黄骅港,也于2012年初确定将建设至少4座20万吨铁矿石码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如今环渤海几乎每个亿吨大港都建有矿石专用码头,竞争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对此,某日照港人士表示,环渤海地区所对应的是重工业集中区域,港口以铁矿石、煤炭等散杂性货种为主,作为钢铁产业集中区的山东、河北、辽宁,是各大港口的必争之地。

    《《《

    对策

    港口转型十字路口:升级剑指差异化和“软”实力

    每经记者 彭斐 发自青岛、日照

    受益于加入WTO后中国对外贸易的急剧膨胀,港口行业迎来了最辉煌的时代。到2013年,全球前十大货物吞吐量港口,中国占8席;全球前十大集装箱港口,中国占6席。

    但是,对于中国港口业的发展,交通部原副部长徐祖远去年末在某论上表示,“中国港口业的‘肥大’不等于‘强大’,中国港口的吞吐量并不能代表中国港口的综合力量。”

    事实上,在产能过剩、结构失衡的困扰下,中国港口已经开始遭遇资金偏紧、盈利偏弱、信息不畅等难题。对此,一位港口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作为反映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港口企业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之际,也已站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

    差异化缓解同质竞争

    如今,环渤海地区是世界上大型港口最集中的地区,2013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前10大港中,天津、青岛、唐山、大连均在列。根据国内外相关机构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GDP和外贸进出口总额仍将保持8%的增速,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速预计为6%。而来自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的报告则显示,2014年一季度,中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小幅增长5.6%至26.2亿吨,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近5个百分点。

    对于港口的发展速度,天津港董秘孙埠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从2009年开始,港航系统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港口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期,进入了平稳增长期。

    对于2013年吞吐量超过3亿吨的成绩,日照港高层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当前港口的发展面临一个瓶颈——规模很大,但经济效益却受到一定制约。

    以日照港为例,2012年、2013年以及2014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增速分别为8.1%、3.47%、3.23%,逐年下滑;同期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2.9%、1.96%、-5.45%,下滑更为明显。

    在航运界人士看来,在港口群之间和港口群内部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可以避免过度的货源相似和腹地重复情况出现。

    上述日照港高层也向记者表示,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主打大宗原辅材料的北方港口,也面临着结构调整的选择。比如,在同一地区,可以以不同的发展方向来定位不同港口,将矿石、钢材、集装箱、石油等进行均衡化分布,从而减轻和降低港口同质化竞争程度。如今日照港的油品码头已初见成效,“去年我们的油品码头吞吐量,占到全国的1/8,未来3~5年将占到全国的1/3。”

    整合性物流是发展方向

    眼下的董家口港随处可见的场景是:一辆辆满载着渣土的卡车呼啸而过,一队队戴着红色安全帽的工人紧张地作业,焊光闪耀、机器轰鸣,一派繁忙的建设场景。

    作为青岛港旗下一个吞吐量高达6亿吨的在建港口,董家口港拥有着全球最大的30万吨级 (兼顾40万吨)矿石深水码头。它的建成将使青岛港吞吐能力增加两倍,成为中国第一大港的有力竞争者。围绕董家口港,青岛市将投建钢铁、化工等多个临港产业园区。数年之后,这里将崛起一座人口百万、产值千亿的新城。

    青岛港集团人士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对于董家口的定位,集团方面将其作为第四代物流强港,并致力打造一条综合物流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第四代港口雏形于上世纪90年代即已出现,于1999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上被最早提出。第四代港口处理的货物主要是集装箱,发展策略是港航联盟与港际联盟,生产特性是整合性物流,成败关键是决策、管理、推广以及训练等软因素。

    现代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其功能也更加宽泛,正朝着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方向发展,成为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与人才流汇聚的中心。但记者注意到,目前国内港口,业务构成单调,多以装卸主业为主,而在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方面,港口涉及的并不多。

    对此,广发证券研报表示,港口作为物流点,掌握着重要的信息流,完全可以将业务拓展至物流、资金流中去,在港口的转型中,向上下游产业链要利润。

    首先,港口企业可以脱离狭义港口区域而扩展至广义腹地,切入“腹地-港口”全程物流,实现物流覆盖。例如无水港、水水联运、陆地港等方式;其次,港口企业可以利用货物集聚窗口的优势以及仓储资源开展金融贸易服务,实现资金流覆盖,例如开展大宗品贸易平台、大宗品交割平台、担保贷款等。

    日照港集团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种(整合性物流)将是沿海港口转型发展的一个最主要方式,也是第四代港口的显著特征。对于第四代港口所要求的港口深水泊位和硬件设备,我国的大型港口已基本具备,但最关键的还是软因素培育。在港口业未来的发展中,具备条件的港口将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成为枢纽港或装卸中心,而不具备条件的港口,只能起到支线港和喂给港的作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长城汽车高端战略受挫 销量、股价遭双杀

    下一篇

    供需失衡加剧 亿吨铁矿压港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