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戴晓雁:自贸区是改革平台 成都须凸显差异化

    2014-03-14 01:50

    “成都有条件成为第一个内陆自贸区。”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商务厅厅长谢开华近日向媒体宣称。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岳琦 江然 发自成都、北京    

    每经记者 岳琦 江然 发自成都、北京

    自去年上海自贸区获批以来,全国多地关于申报设立自贸区的消息不绝于耳。2014年 “两会”期间,在各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推动下,自贸区概念再次受到舆论关注。

    “成都有条件成为第一个内陆自贸区。”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商务厅厅长谢开华近日向媒体宣称。

    事实上,去年12月,四川省就已向中央递交了成都建自贸区的申请,“两会”期间,四川省相关部门亦公开表达了对成都申报自贸区的强力支持。

    近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13名驻川全国政协委员提交联名提案——《关于建设中国(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在成都建设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每日经济新闻》独家获取该提案,并专访其第一提案人——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政协副主席戴晓雁。

    《建议》指出了成都的经济基础与区位优势,2013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9000亿元,综合竞争力在中西部排名第一。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轨道交通、石化等千亿级产业集群,英特尔、IBM、戴尔等25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数量居中西部城市第一。此外,成都是向西向南开放合作的重要枢纽,作为全国第四大航空枢纽、第五大铁路枢纽,成都已开通至荷兰、韩国、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的国际直航航线,开通至欧洲的直达铁路货运班列——“蓉欧快铁”,成为中西部最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和口岸城市。

    此外,《建议》对成都创设内陆自贸区的载体优势做了描述,据了解,目前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已于2011年初封关运行,成都双流航空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都青白江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完成建设申报工作,待正式获批后,一区两中心可为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提供近20平方公里的有效载体。

    据戴晓雁透露,今年2月中旬,部分政协委员和相关专家赶往上海调研,实地查看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地位、影响,并最终敲定提案内容。在戴晓雁看来,自贸区是一个改革平台,未来在全国的推广必定要差异化发展,成都申报内陆自贸区不可能完全复制上海的经验。

    成都创设自贸区需注重差异化

    《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成都创设内陆自贸区提案的想法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戴晓雁:去年以来,国家推行自贸区方面的全面改革开放,自上海自贸区设立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纷纷申报自贸区,且国家也计划要在不同的区域开展自贸区试点。成都有这个条件来争取。

    不过,不能说提案完全是我一个人提出来的,因为当时很多政协委员都在议论这件事。大家一致认为,自贸区的作用就如同当年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NBD:据了解,这个提案共有十三名委员联名。

    戴晓雁:是的。当时还有在川和在蓉的全国政协委也提了这个提案,全国政协提案委征求我们的意见后,相同内容做了并案处理,今后会分别给我们答复。目前,提案已经正式立案。

    NBD:成都在申报内陆自贸区上做了哪些准备?

    戴晓雁:我们已经去过上海自贸区调研,也与成都市相关政府部门召开座谈会交流信息,及时沟通他们申报的情况和打算,另外组织专家召开座谈会,提案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NBD:上海自贸区方面,对成都的建议是什么?

    戴晓雁:今年2月中旬,我们主要通过民主党派找到参与上海自贸区工作的一些专家,了解他们申报自贸区的过程和获批后对他们的影响。上海方面的专家建议,成都要差异化发展,上海的自贸区试验出的经验,成都是不能完全复制的,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另外,上海自贸区的经济繁荣水平、制度管理模式和软硬资源等,与四川这种内陆地区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成都难以简单地模仿和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必须差异化来拟定内陆自贸区的方案。

    内陆地区有必要建自贸区

    NBD:有专家认为,国家不仅要在沿海地区建自贸区试点,中西部地区也要有试点,您提到的差异化发展,对于成都来说,是不是一种机遇?

    戴晓雁:是的,既然不能简单地模仿和推广沿海自贸区经验,那么这也意味着,在我国内陆地区有必要再开一个试验区。上海是沿海城市,内陆和它开放的方向不一样。国家有向南的国际战略,成都可以依托自身优势面向东南亚开发,这在国家战略中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NBD:成都申报自贸区,最大的优势在哪些方面?

    戴晓雁:首先是成都的内陆区位优势,“走出去”不仅仅是经济,区位也同样重要。其次,成都有着十多年做综合改革开放的基础,包括规范化行政服务、政府职能的转变等,在对外开放,特别是权益开放上,成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再次,成都的经济实力在西南地区,甚至整个西部都具备一定的优势。成都拥有开放的基础和载体条件,目前世界五百强企业已经超过一半入驻成都,外国在成都的领事馆数量也不在少数。此外,成都也有不少国际型的会展活动,比如全球的、金融市场的年会等。

    更重要的是成都交通枢纽作用,成都是国内四大航空枢纽之一,有丰富的国际航线,甚至有到非洲的定点定班航班。在铁路方面,蓉欧快铁每周定班发车。这些都是成都开放的基础和条件。

    自贸区可推动改革开放

    NBD:有人称,国家设立自贸区,需要考虑区域平衡,在沿海设立自贸区后,为了避免区域间经济水平的差距过大,应该要在内陆设立相类似的试验区,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戴晓雁:不能直接这样讲。但是,自贸区肯定会在不同的区域推动发展,推动不同区域的改革开放。我认为,自贸区是一种发展改革的平台。

    NBD:设立成都内陆自贸区,这对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都是很大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戴晓雁:对,设计上应该是这样,政府肯定会努力往这一方面去做,国家也希望这样发展。

    NBD:您的提案里也提出对成都内陆自贸区试点建议,其中专门提到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您认为这方面成都的条件如何?

    戴晓雁:成都本身要往这个方向发展,如果自贸区能落地的话,成都就可以有更好的、全方位的政策,配套改革的同步推进,力度就不一样了。

    现在回过头去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正是因为试验区的落地,此后,成都在此方面的改革力度和推进的进度就加大和加快了。

    《关于建设中国(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议》提案要点摘编

    【试点任务】

    围绕国家战略,根据内陆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实际,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扩大开放、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等差异化探索实践,尽快获得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把内陆和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推进。

    【试点内容】

    一是以开放促改革,提高市场化程度。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探索对外商直接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削减资质认定项目,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着力培育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保护公平竞争、保障投资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提高市场监管透明度。

    二是探索促进内陆和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支撑体系。

    借鉴国际通行规则,灵活运用推迟缴纳进口关税、倒置关税率、无关税出口、简化进出口程序、利用自贸区作为商品展示区等政策吸引国际投资。

    三是扩大开放领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抓住全球产业格局变化机遇,根据内陆和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现实需要,扩大高端制造、信息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文化服务、商贸服务以及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对外开放。

    四是探索建立与高标准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机制。

    每经记者 岳琦 综合整理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政策助力 风电行业迎来“第二春”

    下一篇

    上海新一轮城市规划意见出台:严控人口和用地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