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银行再遭看空专家预测今年净利增速跌破10%

    2014-01-22 00:50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袁君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袁君 发自上海

    银行业坐收高利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近日,多位经济学家对2014年中国银行业净利增速给出了不到10%的悲观预测。

    巴克莱银行业分析师颜湄之预测,中国银行业本财年的平均净利润增幅将达到较高的个位数。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测的利润增幅为8.3%。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2014年银行的坏账率延续去年的水平,预计今年银行业利润在10%左右;如控制不好,2014年在政府清理地方债务的过程中,银行将会有更多的不良资产显露,对于有些银行来说能不能保持增长都是一个问题。

    此外,除大环境变化对银行业利润产生无法避免的压力,分噬商业银行业利润的行业也正在悄然崛起。

    市场大环境促使竞争加剧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称,2013年全年上市银行利润增速料将下降至11.9%,而2014年以上市银行为代表的中国银行业净利息收入和营业收入的增速将会较2013年进一步下降,分别下降至9%和10.7%左右,行业净利润增速将会进一步下降至8.3%。

    不到10%的悲观预测创了至少自2005年以来的新低。在利率市场化的大潮下,商业银行面临信贷增速放缓、存款分流等诸多挑战。

    “受2012年基准利率下调、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经济增速放缓、监管规范增强、同业跨业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2013年商业银行运营的景气度显著下降。”连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金融改革将在2014年进一步深化,中国银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行业整体盈利增长将逐步趋向经济体平均水平,经济调结构、去杠杆,以及资产质量压力、行业准入有序放开都将对银行业绩形成压力。

    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16家A股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增速为12.61%,较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下降了14.61和3.61个百分点;利润增速为12.99%,较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下降了16.19和4.37个百分点。

    此外,记者注意到,除了大环境的变化对银行业利润产生无法避免的压力,分噬商业银行业利润的行业也正在悄然崛起。

    银监会在1月6日的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2014年民营银行首批试点3~5家。而民营银行的诞生将会给传统银行业带来挑战,与之相伴的存款保险制度等也将对银行业绩有所影响。

    花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监管、机制和激励得当,民营银行的设立将对推动银行业的良性竞争、利率市场化改革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这个过程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恶性竞争以及道德风险将导致信贷市场的波动,出现银行倒闭的情况不可避免。”

    此外,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生态体系也带来了诸多挑战。这种趋势今年更为明显。天弘基金余额宝规模已超过2500亿元。

    连平表示,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技术会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优化金融资源的匹配方式,这就颠覆了传统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将改变商业银行一家独大的金融格局。

    银行自身资产质量堪忧

    多位专家表示,除了竞争因素,2014年银行净利润增速可能大幅下滑的根本原因还来自于银行自身的资产质量和经营风险。

    从资本市场上表现来看,截至1月20日收盘,16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14家银行的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国有五大行估值也全线失守。

    “银行股跌破净资产,这意味着大家对银行不良资产深表担忧。净利润只是一个财务报表的数字,市场主要是对银行的资产质量表示怀疑。”尹中立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根据交行金融研究中心测算,2014年银行业不良贷款压力仍然较大,拨备压力可能进一步增加。截至2013年3季度末总体不良贷款余额为4590亿,较年初上升约569亿,增幅也较往年明显扩大;平均不良贷款率为0.87%,也较年初上升6个基点。

    连平表示,2014年银行业不良贷款惯性增长的趋势可能延续到下半年,全年不良贷款余额仍会有一定幅度上升,不良贷款率增幅在0.1~0.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可能增长到1.1%~1.2%的水平。如果GDP增长率接近7%,而商业银行无法出台有效政策控制潜在的风险,不良贷款率可能增长至1.3%~1.5%,但大量潜在风险同时爆发造成资产质量迅速恶化的可能性很小。

    在尹中立看来,2014年某些银行出现利润负增长也未可知。“一种情况是2014年银行的坏账率延续2013年的水平,那么可以预计2014年银行业利润增速在10%左右;但假如控制不好,2014年在政府清理地方债务的过程中,银行将会有更多的不良资产显露,对于有些银行来说能不能保持增长都是一个问题。”尹中立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银行推“T+0”产品跟随互联网余额理财

    下一篇

    桂浩明:信托违约风险暴露未必是件坏事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