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年均损失2000亿国家设“战略”应对极端气候

    2013-12-10 00:51

    2月9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委历时两年多,共同制定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以下简称《战略》)在发改委网站上正式对外发布。同时发布的还有《关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的意见》。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原金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原金 发自北京

    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规划落地。

    12月9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委历时两年多,共同制定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以下简称《战略》)在发改委网站上正式对外发布。同时发布的还有《关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的意见》。

    在《战略》中,最重要的是完善体制机制,健全适应气候变化的法律体系,加快建立相配套的法规和政策体系;研究制定适应能力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健全必要的管理体系和监督考核机制等。

    “仅仅减排还不够,应该去适应气候变化。”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昨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过去中国在“减排”方面做得比较多,现在公布“适应”方面的战略,表明中国对气候变化的应对更加全面了。

    气候变化应对体系需加强

    气候变化早已不再是一个国家能够独自面对的问题,而是全球性问题。

    发改委指出,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平均每年因极端气候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多亿元,死亡人数2000多人。

    在昨日公布的《战略》中,发改委称,当前我国气候工作还有很多薄弱环节,如适应工作保障体系尚未形成,应急管理体系亟需加强。“我们国家一直缺少这一块儿,‘减排’做得很好,‘适应’却一直没有动静,现在这是从国家战略上提高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更加全面了。”姜克隽称,一般来讲“减排”和“适应”都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只不过以前听得较多的是减排。

    他解释称,“减排”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中国之前已经做了很多。“适应”是指如果温度上升,应该怎么去适应,比如对应海平面上升,就应该建设大坝。

    由于中国在之前的经济发展中,过多将注意力集中在节能减排上,所以在对于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所欠缺。《战略》指出,现在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各类规划制定过程中对气候变化因素的考虑普遍不足。除法律法规之外,当前中国的应急管理体系亟需加强,各类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设与适应需求之间还有较大差距,部分地区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不足。

    同时,《战略》显示,适应资金机制尚未建立,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适应要求,敏感脆弱领域的适应能力有待提升,生态系统保护措施亟待加强。

    制度完善成首要任务

    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作为中国第一部专门针对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战略规划,它对提高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综合能力意义重大。

    在明确内部不足的同时,《战略》也为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也许‘减排’要做得更多,但‘适应’不能放松,这次的战略意味着要有一个国家战略来给出一个大的发展框架。”姜克隽认为,未来应对气候问题,我国首先要做的还是 “减排”,这个是必须确定的,除此之外,更应该两手抓,现在气候变化很快,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

    《战略》指出,各有关地方和部门要根据本《战略》调整完善现行政策和制度安排,建立健全保障适应行动的体制机制、资金政策、技术支撑和国际合作体系。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完善体制机制,健全适应气候变化的法律体系,加快建立相配套的法规和政策体系。研究制定适应能力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健全必要的管理体系和监督考核机制。

    同时,完善灾害应急系统,建立和完善保障重大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的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系统。

    气候与经济政策相结合

    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李高近日表示,今后对应气候变化从制度上一方面要加强立法工作,政策层面、制度层面、工作层面都需要立法的保证。“针对气候变化的立法现在已经在组织起草。”

    除去制度建设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来源问题,《战略》指出,加大财税和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保证国家适应行动有可靠的资金来源;加大财政在适应能力建设、重大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增加财政投入,保障重点领域和区域适应任务的完成。

    一位业内人士昨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应该把环境发展战略同节能战略,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等紧密结合起来。当前正在进行的能源结构调整,对整个经济结构都会产生影响,应该把占主要地位的煤炭总量控制住。

    这一点实际上跟发改委的想法不谋而合,李高表示,气候变化的政策未来要进一步跟经济发展政策、能源发展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更加紧密结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今日微评

    下一篇

    互联网格局重构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