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八成失败!”中国矿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王家华日前在“2013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的一句话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究竟这些企业海外投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为何仍有大批企业前仆后继?
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在境外矿业投资中的比例在加大。中矿联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有10家A股上市公司(吉恩镍业、零七股份、炼石有色、山东黄金、河北钢铁、海亮股份、驰宏锌锗、华丽家族、特变电工和恒顺电气)赴海外投资矿产,总协议投资额11.53亿美元,占全部投资额的36.8%。
“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八成失败!”中国矿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王家华日前在“2013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的一句话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究竟这些企业海外投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为何仍有大批企业前仆后继?后继企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未来海外矿业投资前景如何?对此,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进行了深入剖析。
海外涉矿的主要原因
面对中国海外矿业投资的重重困难和大量的失败案例,有人扼腕叹息,有人打道回府,有人愤愤不平,虽然今年以来海外矿业投资步伐放缓,但依然有大批企业前仆后继。
中矿联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矿联共受理中国企业境外矿业投资项目103例,同比减少8%;中方协议投资额31.36亿美元,同比减少10.9%。前三季度涉及投资的中国企业达101家,资金流向全球36个国家。南部非洲、加拿大、北亚、拉美、东盟等地为中国境外矿业投资的主要目的地。其中,国有企业项目30例,投资额为12.15亿美元;民营企业项目73例,投资额为19.21亿美元。
对于面临这么高的失败率仍有企业要出去的原因,中矿联国际与地矿金融项目部项目负责人常兴国认为,很多国企出海涉矿是因为企业本身有走出去的压力,而有些企业领导只想搞些政绩出来,等投资结果出来时他已经卸任了。
“另外也有国内资源本身潜力有限的原因,如中国煤炭开发强度全球最大,虽然储量占全球10%,但产量却是全球的50%。本身资源有限,加上开采过度,在国内购买矿山的成本高、生存空间有限,走出去是企业自身求发展的必然选择。”常兴国说。
第三个原因是企业转型发展需要,常兴国说,如有些地方房地产现在不景气,房企认为矿产未来有希望就向其转型,但国内买不如去国外买更简单。
记者从公开资料了解到,2005年~2010年间,央企出海投资矿产的比较多,如中冶、中钢、中信等,但大规模的投资很少有成功的:中钢此前在澳大利亚买下的铁矿难以进入开发;中冶在阿根廷的铁矿连年亏损,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镍矿拖了好多年,最近才投产;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投资的铁矿也不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国内上市公司在境外矿业投资中的比例在加大。中矿联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有10家A股上市公司(吉恩镍业、零七股份、炼石有色、山东黄金、河北钢铁、海亮股份、驰宏锌锗、华丽家族、特变电工和恒顺电气)赴海外投资矿产,总协议投资额11.53亿美元,占全部投资额的36.8%。
同时,在中国香港上市或打算上市的矿业公司正在增多。继专注赞比亚铜矿开发的中色矿业去年在港上市后,开发秘鲁铜矿项目的中铝矿业第三季度亦在港上市,更多的企业,如紫金矿业、开元集团、西色国际等,都有将其境外矿业资产在香港上市的计划。
“资本市场对中国境外投资比较关注,近一两年A股上市公司的海外矿业投资很多都是炒作,同样,中国企业开始借助香港资本扩张,也与港交所对矿业领域的重视有很大的关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矿业行业分析师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前段时间某上市公司花了8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的一个铜矿,原因就是股东之一想炒作股价,以在即将到来的解禁期高价抛售,而实际上这个铜矿质量有问题,根本不值8亿美元。
海外买矿风险大
“走出去的企业分四类,一类是民营企业,大多有资金实力,但是规模比较小;第二类是地勘企业,专长是技术支撑,但资金实力比较弱;第三类是大型矿企,优势在于在开发中具有技术管理优势,同时资金实力也比较强;第四类是金融企业,从资本量来说是最大的,但在技术和整个开采与开发的管理上处于劣势。”王家华说,海外投资是很大的课程,中国企业由于国际化水平不高,所以在矿业投资上吃了不少亏。
“前几年在境外投资的没几家真正做得好的。”常兴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失败的原因包括很多因素,有的是人为因素,很多人没有真正认真做事,只是将其作为炒作题材;有的是收购了本身质量不好但价格很高的资源;有的是客观因素,整个矿产品价格下行,战略方向选择出问题;有的是初级勘查本身风险大,勘查成功率可能只有1%,这是自然资源风险;
有的是国外环境不同,有些国家对劳工、环保比国内要求高很多,导致预算严重超支;有的是选择国家有问题,有些国家本身政治环境就不稳定,很难开展具体工作,会遇到很多安全、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