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末一则“模棱两可”的重大事项公告,到今年7月备受争议的股权拍卖,再到如今的赣州稀土转道借壳威华股份,以“赣州稀土归属”为诱饵,赣州方面利益群体设下了一个庞大的“连环局”。而随着事件发展逐步深入,局中各方的操盘运作方案逐步浮出水面。
三大竞拍人精准撤退
在威华股份宣布赣州稀土借壳的消息后,预期落空的昌九生化已连续三日无量跌停。而就在众多投资者因股价暴跌而“叫苦不迭”之际,今年7月通过股权拍卖超低价购得1800万股股权的三位受让方,却已携厚利在昌九生化股价“断崖”前撤退。
今年5月,昌九生化大股东昌九集团将前后两任“东家”江西国控、赣州工投告上法庭,请求判令两者给付拖欠昌九集团改制资金3.52亿元,后经调解,法院裁定昌九集团依法处置其拥有的昌九生化3000万股股票资产,并将套现款中的3.52亿元用于改制项目。
随后,在7月6日的股权拍卖环节,自然人梁少群、梁耀光及东海投资分别以18.9元/股、21.4元/股、21.1元/股的价格竞得1200万股、400万股和200万股,昌九集团仅拍卖1800万股便获得了处置款3.546亿元。
在股权拍卖期间,昌九生化彼时二级市场股价高达30元以上,这意味着三大受让方接过相应股权后便已获超高的投资浮盈。正因为此,昌九集团本次股权拍卖当时曾遭到外界广泛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昌九生化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在“入围”门槛仅有59万股的前提下,公司十大股东名单中却未有上述三方身影,即在7月10日股权过户后三方立即实施了抛股套现。昌九生化7月10日至9月底的股价走势显示,期间最高价为34.5元、最低价为24.65元,始终高居上述三方的受让价之上。
经过上述操作,昌九集团通过强制股权拍卖获取了急需的改制资金,低价受让股权的三方亦通过突击卖股赚取了高额投资收益,双方可谓“各取所需”。
“连环局”脉络渐显
三位神秘买家的“闪进闪出”,实则仅是昌九生化“连环局”中的一环。
一切始于赣州市国资委去年末的一纸函件。昌九生化去年12月28日披露重大事项公告称,因公司股价涨幅较大,赣州工投遂向赣州国资委请示要求明确赣州稀土资产注入问题,而赣州市国资委在复函中则表示:鉴于组建国家级南方稀土大型企业集团的方向、途径、方式等尚未确定,稀土产业整合工作尚未到位,市属国有稀土企业的产业结构、资产质量等方面还不具备整合上市的条件,因此,没有将市属国有稀土资源、资产注入昌九生化的考虑。
对于该则回复,可有多种解读,但市场却选择了预期后续仍有可能注入。“我看完公告的理解是,只要相关条件达到后便会启动资产注入,未曾想到今天这个结果。”有投资者对此称。
于是,在朦胧的注入预期之下,昌九生化股价在此后半年内急速飙涨,最高曾摸至40.6元。在如此虚高的股价面前,也就有了昌九集团得以将所持股权以每股19.7元的均价顺利卖出,且原计划出售的3000万股中尚有1200万股保留之一幕。
事实上,赣州国资方面早就计划趁股价上涨之际减持股票以解决改制资金问题。昌九集团今年7月在澄清媒体质疑时公开承认,其在2013年年初就向原控股股东江西国控及现控股股东赣州工投要求给付全部改制资金,但由于新老控股股东对转让股权款和改制资金支付次序存在分歧,致使改制资金迟迟不能到位。为此,赣州工投向赣州市国资委请示减持股票以解决改制之需,并通过江西省国资委向国务院国资委申报,但最终未获受理。
在上级主管部门否定“减持套现”方案后,昌九集团便上演了“子告父”的一幕,进而在股价高位之际通过股权拍卖强制变现。
值得一提的是,股权拍卖时曾明确要求“竞拍者已持有的昌九生化股份数额和其竞买的股份数额累计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数额的5%”,当时被视作昌九集团力保控股权所设的非常规条件,但现在看来,这无形中为三位买家快速买卖扫清了障碍(未触及举牌线)。
更令人不解的是,就在其他投资者通过赣州国资委函件继续做着“稀土借壳”美梦时,三方为何坚决套现,且步调如此统一?
而威华股份重组预案显示,公司是在6月17日与赣稀集团签署了重组框架协议,意味着昌九生化当时便已宣告“出局”。
经过一连串看似巧合的运作,局中各方都已达成了各自目的和利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期冲着稀土注入预期追入昌九生化的中小投资者则正在接受股票连续跌停的煎熬。
昌九生化“连环局”脉络
去年12月28日 昌九生化披露一则“模棱两可”的重大事项公告,引发后续可能注资的解读
2013年1月至6月中旬 昌九生化股价急速飙涨,最高曾摸至40.6元
6月17日 威华股份与赣稀集团签署了重组框架协议
7月6日 昌九集团所持昌九生化1800万股拍卖,自然人梁少群、梁耀光及东海投资分别竞得1200万股、400万股和200万股
截至9月30日 昌九生化三季报显示,上述股权拍卖者已经抛股套现
11月4日 威华股份公告赣州稀土借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