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张立群表示,下半年市场对经济趋稳的预期增强,从7月份PMI新出口订单指数看,未来出口需求有望小幅恢复。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昨日(8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等主要分项指数都呈现不同程度回升,这预示下半年开局良好,经济走势稳中趋升。
CFLP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表示,下半年,市场对经济趋稳的预期增强,从7月份PMI新出口订单指数看,未来出口需求有望小幅恢复。受订单水平趋稳的影响,预计经济增长总体趋稳。
交通银行分析师陈鹄飞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国务院及时出台一系列确保 “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政策后,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悲观预期有所减弱,但实体经济增速是否已经企稳,还有待出口、工业增加值等更多相关数据的验证。
两大PMI数据再次背离
今年7月PMI在供需两端指数都出现回暖,并呈现逆季节上涨态势。从2005年以来历年7月PMI环比数据看,除了2009年“金融大救助”时出现上升之外,其余均为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较为显著,该指数虽然仍处在50%以下,但较上月回升1.3个百分点,达到49%,预示后期出口恢复性回升。企业开工力度也在加速,7月生产指数为52.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政府强调加大大型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是政府稍微进行政策促进,大企业就能有所反应。政策还在免税、融资与条件改善等方面鼓励中小企业。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PMI的回升超越季节性,显示制造业环比增速有所回升。生产回升幅度超过需求类的指标,预期指标大幅回升显示制造业回暖主要得益于政策微调带来的预期改善。
数据显示,7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达到56.4%,比上月上升2.3个百分点,反映出当前企业预期有所转好。采购量指数由6月份的49.5%上升到50%,原材料库存指数由47.4%上升到47.6%。
另一个预示经济回暖的信号来自价格端。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一直较为低迷。与之相应,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由3月份之前的55%以上的高位,回落到略高于50%,随后连续3个月处在50%以下。但7月购进价格指数出现明显回升,达到50.1%,较上月上升5.5个百分点。
CFLP副会长蔡进介绍称,在调查的企业中,19.5%的企业反映原材料价格上涨,这一比重较上月上升2.8个百分点。从这些情况来看,市场需求有所改善,带动了市场价格回升。
虽然官方PMI数据向好,但研究者对未来经济走势仍存在较大分歧。这主要源自官方PMI和汇丰制造业PMI数据再一次出现背离。汇丰7月PMI终值依然维持下滑趋势,从上月的48.2下滑到47.7,其中新订单指数更创下11个月来最大降幅。
汇丰的调查显示,国内外市场整体市况正在转弱,导致客户需求放缓。出口商反映来自欧洲、东南亚和美国的新订单量都比上月有所下降。此外,就业指数也并不乐观。企业用工数量持续第四个月收缩,7月份的收缩率创下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的最大值。
陈鹄飞认为,鉴于以往官方PMI、汇丰PMI多次走势背离来看,这次可能源于二者的统计口径差异。从宽统计口径的中国官方PMI走势看,制造业经营活动有所改善。
易宪容表示,汇丰调查主要偏向中小企业层面,统计局官方样本相对较为全面。“两个数据基本是吻合的。因为现在整个中小企业的状况不好,所以反映到汇丰指数上,官方指数也反映出中小企业的状况是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真正好起来。”
微调政策将增多
虽然业界对未来经济走势的判断不一,但一致观点认为政策的风吹草动都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目前左右经济增速的中轴是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影响市场情绪和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
虽然汇丰PMI数据不佳,但汇丰大中华区研究总监屈宏斌表示,中国政府近来出台了更多的微调措施,包括税收优惠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增加保障房、铁路、节能环保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领域的支出。“这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将增强市场信心,减少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
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看来,目前经济发展正处于微妙的十字路口,这与新一届政府的调控理念转变有关。政府已不再用丢大蛋糕的方式刺激经济,而是要调动市场活力,这需要大量时间。
昨日,在国新办关于经济形势的内部吹风会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还特别强调,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根本出路在深化改革,这要求明确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为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 “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
朱海斌判断,未来几个月会出台更多微调政策。政策微调的规模和速度对于预测下半年经济前景非常重要。
(实习生周程程对本文亦有贡献)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