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有2家银行网点依然存在保险公司员工驻点销售现象,2家银行网点没有销售银保产品,4家银行网点由银行员工负责销售保险产品。
本报见习记者 苏向杲
近期,有媒体爆出广东省银保渠道存在保险公司驻点、误导销售等现象。对此,记者对北京8家银行网点进行了踩点调查。调查发现,有2家银行网点依然存在保险公司员工驻点销售现象,2家银行网点没有销售银保产品,4家银行网点由银行员工负责销售保险产品。
工行、中信网点:
驻点销售
7月30号,记者来到北三环某工商银行网点,当记者提出前来购买保险时,该保安表示,“工商银行内有多家保险公司的员工在销售保险, 您是找哪家?”正当记者犹豫时,一名大堂经理了解情况后,迅速将记者领至一理财经理处,经过短暂询问,该理财经理向记者了推荐一款中意人寿的“金元宝”短期分红险。他表示,“该款产品有5年期的,也有10年期的,每年只要交10000元左右,交5年就可以,年化利率4.7%,收益丰厚”。该理财经理表示目前购买此款产品的客户相当多,除过利率之后还有分红。当记者询问该保险产品的年化利率是否会写入合同时,该经理表示,一般情况下, 4.7%的年化收益是没有问题的。但并没有提醒记者如果退保,将会产生那些风险。
记者看到,该理财经理的胸牌上写有“工商银行理财经理”字样,当询问是银行员工还是保险公司员工时,该理财经理很坦然地表示她是来自合资寿险公司的员工,并说到,“银行员工可能对业务不了解”。
随后记者来到了中信银行的某家网点,大堂经理得知来意后,招呼过来一理财经理,记者看到该理财经理佩戴有某保险公司的LOGO。当记者确认是否为保险公司的员工时,该理财师很大方地表示,他确为保险公司的银保渠道销售员。记者说明购买需求之后,该理财师表示“有一款保险产品正好符合您的要求”,随即给记者推荐了一款太平洋保险的“颐养计划-金生恒赢”的保险产品,“该计划初始基本保险金额为101165元,年缴保费50000元,保险金额每年保证增加5%,另外有年度红利共同推高保额,如果急需用钱的话可以申请保单贷款。”
从保险员介绍业务开始一直到结束,记者和保险员都是站着交流。记者发现,保险推销员在中信银行并没有专门的办公桌椅,不过在银行大厅显眼处设有一张公示牌,而公示牌上推销的就是“颐养计划-金生恒赢”产品。
兴业银行网点:
销售多家保险产品
记者随后来到兴业银行,在银行内,记者表明来意之后被大堂经理领至银行理财经理处,该理财经理表示自己主要倾向于银行理财产品,对保险不是很熟悉。针对银保产品,她拿出来一份新华保险的产品说明书,较为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之后给记者一个电话联系方式,并告诉记者“详细的情况可以联系这位保险销售员”。
通过电话,该保险销售员告诉记者,“现在查的紧,我们不敢在银行专门驻点销售,目前我们和兴业银行的多家网点合作,在一个区域内,由一个保险员负责多家网点的销售,一旦银行那边有客户需要购买保险产品,我们会尽快过去,或者专门和客户建立联系,抽时间过去。”同时他表示,“目前自己主做新华保险产品,但是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十几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供客户自己选择,因为有的客户偏向于中资险企,有的客户偏向于中外合资,客户购买习惯不同,因人而异。”
华夏银行、浦发银行网点:
暂时没有出售保险产品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浦发银行曾在北京地区代理销售8家保险公司的近40款保险产品。包括生命人寿、安邦财险、太平人寿、海康人寿、阳光人寿、正德人寿、百年人寿和华泰人寿。而在此网点,当记者询问购买保险产品时,浦发银行大堂经理直接回绝:“目前暂时没有保险产品,只有浦发自己的银行理财产品”。
曾与中国人寿、新华人寿和泰康人寿几个大型保险公司合作过的华夏银行某网点内,记者也遭遇了同样的闭门羹,华夏银行大堂经理告诉记者,“没有保险产品,有银行理财保险”。对于原因,大堂经理告诉记者,“自己也不清楚”。
交行、建行、北京银行网点:
销售员业务不熟练
记者在交通银行北三环某网点内询问购买分红险等相关保险产品时,理财师告诉记者,自己是银行业务人员,目前交通银行有银行保险理财产品,希望记者先了解一下交行理财产品。当记者提出购买保险时,该银行理财经理拿出一款太保的“银泰人生”分红型保险。记者告诉自己信息之后,该经理表示要根据记者的情况计算一下每年的分红情况,在计算20多分钟之后,该理财经理才开始解释相关业务。
而在某建设银行网点,记者遭遇了同样情形,针对一款产品,建行大堂经理经过多次电话询问,才开始介绍中国人寿的一款《国寿安欣无忧产品组合》。
相较建行和交行,北京银行的保险理财经理对保险产品熟悉程度就高一点,在记者告诉购买保险产品的需求之后,该银保理财经理快速制定了保险规划书,并详细介绍了该款产品有何风险,以及退保等问题。记者看到该款产品来自中荷人寿,理财经理告诉记者,北京银行作为中荷人寿的股东,银保合作已经很久了。
银保政策趋严迹象明显
自银保系列新规推出至今已两年有余,虽然很大程度上遏制银保野蛮生长的混乱市场,规范了行业发展。然而,保险公司对于银行渠道的依赖、对于规模保费急速扩张的需求以及银行对于中间业务收入的渴望并未改变,在各种利益的共同驱动下,银保乱象虽有所收敛,但并没有完全肃清。
事实上,为了规范银保渠道,防范销售误导,保监会在今年“3?15”前夕曾向各家保险公司下发了《关于规范银邮保险代理渠道销售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继银保新规之后再次收紧银保渠道的销售行为,对保险产品销售的产品保费、销售对象、产品种类等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比如,不得向70岁以上老年人推荐任何保险产品,不得向60~70岁年龄段的老年人推荐期缴型产品;期缴产品年缴保费原则上不超过客户年收入的20%,趸交产品保费原则上不得超过客户的年收入;投保犹豫期不得短于20天等。
而对照保监会的《征求意见稿》,6月份以来,地方保监局也详细出台了各种细则来规范银保市场。比如,重庆保监局6月底向辖区内各银行、邮政公司下发了《关于加强银行、邮政代理销售保险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并要求立即开展网点代理资格和人员从业资格合法性清查。《通知》指出严禁不具备保险销售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保险销售活动。严禁营业网点未悬证经营、销售人员未佩证上岗。严禁向年龄大于60周岁的消费者推销期缴型人身保险产品,向年龄大于65周岁的消费者推销人身保险产品。
同时,保监会也加大了银保销售误导的处罚力度,银保政策趋严迹象明显。
原文标题:北京银保调查:保险人员划片驻点 佩戴“银行理财”胸牌 原文链接:http://zqrb.ccstock.cn/html/2013-08/01/content_3687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