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称,俄方此时更需要与有市场、有资金、有技术的中国石油企业联手,在勘探和市场风险巨大的北极油气勘探领域合作。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喻春来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喻春来 发自北京
中石油继中石化、中海油之后,也将海外扩张的触角伸到了北极。
昨日(6月24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宣布,收购俄罗斯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商诺瓦泰克公司亚马尔LNG项目的部分权益,从而进入北极地区进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此举对于开辟北极航道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中石油与俄方合作基础牢固,历史悠久,双方合作领域广泛,因此,诺瓦泰克选择中石油是一项成功的商业行为。之前,据外媒报道,中石化、中海油也在就进入北极地区与有关国家和油气公司展开谈判。这样一来,“三桶油”有望会师北极勘探油气。
分析人士称,俄方此时更需要与有市场、有资金、有技术的中国石油企业联手,在勘探和市场风险巨大的北极油气勘探领域合作。
入股俄亚马尔LNG项目/
中石油称,已与诺瓦泰克签署协议,获得其主导的俄罗斯北极项目亚马尔LNG的20%权益。双方未披露入股价格,预期该项股权收购将于今年10月1日完成。
诺瓦泰克目前拥有该LNG项目的80%权益。亚马尔LNG项目有望在2015~2016年开始投产,到2018年年产量将达到1500万吨。
此外,诺瓦泰克与中石油集团签署了一项长期供气协议,涉及每年至少300万吨的LNG,中石油将协助亚马尔LNG项目从中国金融机构融资。
亚马尔LNG项目位于俄罗斯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已探明天然气储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拟建设LNG产能1650万吨/年。亚马尔-涅涅茨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产地,拥有34亿桶油当量的天然气储量。
“俄上游领域一直很难对外开放,此次中石油能入股也是中方主动选择的结果,”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震认为,“国际天然气供应的平衡已经打破,欧洲需求量只能是维持或是下降,俄方未来的增量更多要依赖亚洲,特别是全球LNG需求量增长最快的中国。”
中石油董事长周吉平也表示,该项目能够保障中国长期获得稳定的LNG供应。俄中双方计划今年6月签署俄对华供气合同条款。俄气公司与中石油拟在年内签署通过东线管道对华输气合同。
开采风险和成本不小/
之前,中石化也与诺瓦泰克进行协商,参与北极亚马尔半岛的200亿美元LNG项目,中石油就抢在中石化的前面完成入股。
中石化将向诺瓦泰克提供购买每年500万吨液化天然气的长期担保,以换取参与项目的股份。
诺瓦泰克在亚马尔-涅涅茨地区的作业区位于南部,而北极圈内的亚马尔半岛部分仍有待开发。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说,作为商业行为,两家公司在海外市场竞争很激烈,不排除两家公司未来一起进入该项目的可能。
早在2011年,诺瓦泰克就希望再寻找2~3个合作伙伴,法国道达尔在该项目中已拥有20%权益。
董秀成称,由于中石油与俄方合作基础牢固,历史悠久,又买油又买气,因此诺瓦泰克首选中石油是一项好的商业合作行为。
目前,中石化、中海油还与冰岛政府谈判在该国北极地区开采石油的项目,这样一来,“三桶油”将全面进入北极地区。
王震称,北极油气资源巨大,各大油企都想进入,越早进入越有利,当然,风险也大,“打一口井一亿就没了”,虽然成本高,石油开采行业只有输得起才能挣得到。
不过,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战略研究室主任张侠表示,俄方开采北极资源决心很大,而中方正与其相互补充。尽管成本比陆地高,可中国有市场、有资金、有技术,这正是俄罗斯和北欧冰岛等所要寻找的合作伙伴。
早在两年前,北极航道开辟后,三桶油就开始酝酿进军北极。“这也说明三桶油认可的北极航道在油气运输上的可用性,并视为一个有潜力的投资方向。”张侠说道。
不过,张侠指出,现在很多企业一涌而上进入北极,而北极各项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开发成本和门槛高,投资和环保风险也不小,需要企业提高警惕。
同步播报
中石油获俄增供原油减轻中东“依赖症”
每经记者 喻春来 发自北京
从1500万吨/年到3000万吨/年,再到4610万吨/年,中石油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终于敲定了中国对外原油贸易中最大的单笔合同。
昨日(6月24日),中石油对外宣布了上述合同的相关细节条款。中石油称,根据增供合同,俄罗斯将在目前中俄原油管道 (东线)1500万吨/年输油量的基础上逐年向华增供原油,到2018年达到3000万吨/年,增供合同期25年,可延长5年;通过中哈原油管道(西线)于2014年1月1日开始增供原油700万吨/年,合同期5年,可延长5年。俄方还承诺在中俄合资天津炼厂建成投运后,每年向其供应910万吨原油。未来中国石油进口俄罗斯原油量将达到4610万吨/年。
这份增供合同是中国对外原油贸易中最大单笔合同,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原油进口量约为2.69亿吨,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由2000年的30.2%上升至2012年的57.8%,并且一半进口量来自中东地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称,在非常规能源还没成为主流之前,找到稳定油源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十分重要。中国和俄罗斯的资源互补性是很明确的,正是这种互补促成了双方的合作。林伯强认为,未来双方在天然气、煤炭、电力以及水资源等领域都有合作的空间,中俄能源合作一定会越做越大。
据俄罗斯能源部数据显示,2012年俄罗斯石油产量达到每天1037万桶,超过沙特,成为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国。而油气收入占俄罗斯财政收入的一半。
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俄方现也正在谋求出口多元化,因为其传统能源市场欧洲目前经济停滞不前,导致该地区的市场正在萎缩,对俄方的依赖正在下降。自2000年以来,俄罗斯的石油产量都处于稳定的增长态势,特别是增量的部分很多都在远东(俄罗斯东部,泛指东方文化圈国家的总称)地区,所以开拓亚洲市场、无疑是俄罗斯最好的选择。因此,近几年,俄罗斯逐渐把目光投向东方,尤其是中国。
同时,“中国从俄方进口原油量进一步增长,将减少对中东等敏感市场的依赖。”王震说。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