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印峥嵘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印峥嵘 发自上海
据外电报道,中国央行上月要求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易票联支付(EPayLinks)停止与万事达合作发行以人民币结算的信用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6月3日)多方求证获悉,万事达方面确实收到了央行的有关文件,但万事达方面表示,万事达和易票联并未合作发行信用卡,而是基于客户在易票联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充值生成的一张万事达的虚拟卡,凭这张卡可以在有万事达Logo的网站进行在线支付。另据记者了解到,央行这份文件叫停的就是虚拟卡支付业务。
易票联业务未停/
记者昨日从易票联支付的网站看到,易票联推出在全球通用的互联网付款工具--易票联全球付(GlobalCash),并称“易票联全球付目前已支持在带有MasterCard标识的所有网站内进行网上消费。”
为了体验此项业务,记者在易票联网站完成注册和实名认证,随后用网银往易票联账户充值100元人民币,在账户管理中心下“易票联全球付”一栏,自动获取生成一个16位的万事达虚拟卡号,这张卡和信用卡一样,有有效期、安全码(CVC2)等信息,可以用这张虚拟卡,在国内外支持万事达卡支付的网站进行消费。
“这种虚拟卡并不是信用卡,而是预付卡的性质,往卡里充100块钱,最多就只能消费100块钱。”万事达卡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但他对央行的发文拒绝置评。
易票联支付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易票联全球付业务还在照常开展,并未受到央行发文的影响。
银行卡支付专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国内的人民币支付卡交易并未向外资开放,中国央行规定:“任何支付机构不得与外国信用卡公司合作开展与人民币银行账户或人民币支付账户挂钩的跨境支付业务。”在现有制度框架下,易票联和万事达的合作属于打擦边球。
外资卡机构垂涎中国市场/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35.34亿张,较上年末增长19.8%,增速放缓2.3个百分点。全国银行卡卡均消费金额和笔均消费金额分别为5894元和2312元。
2012年,支付系统共处理支付业务191.12亿笔,金额2508.2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1%和25.9%,与2011年相比,笔数增速放缓6.2个百分点,金额增速加快6.2个百分点。庞大的市场前景令外资银行卡组织对中国市场垂涎不已。
不过,长期以来,VISA、万事达等国际卡组织在中国不能直接发行人民币卡,只能与中资银行发行双币卡。而持卡人在国内刷卡必须走中国银联的清算通道,在境外虽然有多种选择,但走银联通道可节省货币兑换费,导致国际卡组织境外市场也被侵蚀,双方冲突日益升级。
2010年3月,VISA、运通和万事达三家美国的国际信用卡组织的律师代表,曾讨论通过WTO贸易代表,对中国限制其在华商业发展的行为提出抗议。
2010年5月底传来消息,VISA国际组织向全球会员银行发函强调,从2010年8月1日起,凡在中国大陆境外(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受理境内发行的4字头“银联、VISA”双币种信用卡时,无论刷卡消费还是ATM取现,均不得走中国银联清算通道,否则VISA将重罚收单银行,第一次罚款5万美元,如果收单行再犯,每月罚款2.5万美元。
2010年9月14日,中国银联与另一国际卡组织巨头万事达卡宣布,已就有关业务合作签署备忘录,以推进网上支付以及其他方面的合作,但对具体的合作项目和计划并未透露。
2010年9月15日,美国贸易代表罗恩·柯克在美国宣称,美国已向WTO申诉,人民币支付卡交易由中国银联垄断,对外国供应商造成歧视,违反了中国开放金融服务业市场的承诺。2012年7月17日,世贸组织(WTO)争端解决机构正式发布专家组报告,驳回美方关于中国银联垄断地位的指控,但支持美方有关中国开放电子支付服务市场的主张。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