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油服股遇冷 中石化炼化上演保发大战

    2013-05-27 01:19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曾子建    

    每经记者 曾子建

    继银河证券上市之后,年内港股最大IPO项目中石化炼化工程(02386,HK,以下简称中石化炼化)上周四挂牌交易。然而,正当人们都以为港股市场新股发行回暖之时,该股上市首日便遭遇破发的尴尬境地,尽管上周五勉强保发,但接下来的道路或许依旧不平坦。

    IPO曾引近30倍认购/

    中石化炼化此前于5月10日至5月15日在港公开发售,资料显示,中石化炼化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控股,于2012年8月28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同年9月3日正式揭牌。2012年,公司总收入约为人民币385.26亿元,毛利约为人民币55.28亿元。

    中石化炼化曾经预测,2011年~2016年中国炼油工程和石油化工工程市场规模的复合年增长率,将分别达到5.1%和15.2%,而中国新型煤化工工程市场固定投资额也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11年~2016年的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41.6%。招股文件还显示,中石化炼化预期派息率将不低于当年可供分配净利润的30%。

    正是如此诱人的业绩预期,中石化炼化引来投资者积极认购,香港公开发售取得高达近30倍认购。

    5月23日,中石化炼化在港交所挂牌交易,全球发行13.28亿股,发行价为每股10.50港元,净集资总额约为137亿港元,成为港股市场上半年集资额最大的IPO项目。

    油服股被市场看淡/

    然而,中石化炼化的上市可谓有些“生不逢时”。5月23日上市当天,港股市场突然遭遇日经指数暴跌超过7%的拖累,恒生指数也重挫591.40点,跌幅达2.54%,报收于22670点。而中石化炼化也仅以10.70港元开盘,较10.5港元的发行价小幅高开。随后,中石化炼化随大市逐渐走低,盘中最低跌至10.2港元才有所回升。最终,中石化炼化以10.46港元报收,上市首日便跌破发行价。相比之下,提前一天上市的中国银河(06881,HK)虽然表现也一般,但上市首日还是以5.62港元报收,高于招股价5.3港元。

    港股表现大起大落,新股要有好表现亦要看大盘走势。摩根大通中国投资银行部主席龚方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表示,过去几年发行新股的时机稍纵即逝,发行人及投行需时刻准备就绪,才可把握时机进行集资。

    5月24日(上周五),港股大市窄幅震荡,中石化炼化也顺势企稳,当天该股报收于10.52港元,略高于发行价。

    不过业界认为,去年港股迎来“油服股”大行情之后,今年要想重演好戏似乎前景并不乐观。

    一位港股分析师表示,中石化炼化实际上已经是按照招股价下限发行了,这种情况下还跌破发行价,确实表明目前市场对油服概念股的热情已经不在。据了解,中石化炼化招股价起初一度高达13.6港元,随后定价区间回落到10.5~11港元,最后以下限定价。接下来,如果港股大市不能提供支撑的话,中石化炼化仍有再度破发的可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新股发行议案罕见被否 TVB隐现“明日危机”

    下一篇

    杰瑞股份高管忙减持 3.2亿大单成“被遗忘的角落”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