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企业年金大有可为

    2013-04-22 01:23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杨燕绥

    目前国内年金领域里有一句话,“墙里的人难受,墙外的人着急”。养老金对于老龄化,对于资本市场发展,对于机构投资者的建设都很重要,一个真正长期发展的金融机构不搞养老金永远长不大。

    实现小康社会面临老龄化压力

    按照国际标准,中国应该是2020年进入老龄化,2025年前后为深度老龄化,2035年前后为超级老龄化,这几个阶段中国只用45年。相比美国进入深度老龄化一个阶段用60多年,中国老龄化速度很快。而剔除在校生、失业、低收入、64岁以前退休的四种人群,按15~64岁的劳动人口计算实际赡养比,为三个人缴费养一个人,中国实际已经深度老龄化。

    2012年到2035年期间,65岁人口年平均增加700万,如果不改善收入分配、就业、退休年龄等情况,中国有可能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时,就已经是一个超级老龄社会。

    当一个国家进入超级老龄社会,必须做好三个准备。一,老年人要有资产。二,老年服务的产业链条比较成熟;三,老年社会文化丰富。没做好这三个准备的结果就是 “未富先老”,更严重则为“未备先老”。

    迫切需要二元化发展寻求出路

    除去已很难再提高的基础养老保险和保障金,养老金制度增加了第二条通道——个人储蓄,这构成了养老金的二元结构。个人为养老储蓄部分资金,年老时再向年轻人支取部分资金。年轻人负担的资金由国家统筹账户来管理。这样,两代人的风险都降低一些,就可持续发展,所以,二元结构没有选择余地。

    超级老龄社会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基本上2到3个劳动人口养1个老年人,各个国家强化基础养老金,加强管理,而且提高缴费年限,提高退休年龄,另一个方面要强化个人账户的管理。

    企业年金不应仅是员工福利

    下一步进行改革,我们得按照老龄化的二元结构,强化中央统筹的基础养老金,按照支出与消费挂钩、缴费与收入挂钩的原则,做到个人账户全民化。

    整合各类个人账户,需要大家共同建设,尤其找出最值得信任的受托人,构建养老金市场。社保理事会做得很不错,但是不能全做,它管40%,其他做60%。机关事业单位不能逃避,必须参与并引领国家养老金结构调整,事业单位应该跟机关联起手来,把退休金退出跟基础养老金对接,建立个人账户。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向基础养老金对接,推动中国的养老金市场个人账户发展,这个二元结构会在20多年的财务缓冲中逐渐形成。

    所以,我们需要建设中央统筹基础养老金的统筹信息系统和中央的支付系统,这个系统需要有实名制的个人账户,有居民档案和信息系统,有跨省转移的信息系统,需要完善个人账户的受托人,在受托人的专业性下再把个人账户管理好,把人才向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定向培养好。

    企业年金的价值在于它以最小的风险实验最大的改革。我们用国企、银行这两个对改革承受能力最强,社会风险最小的部门先做一个尝试,代价可能是会形成“富人俱乐部”。目前20号令不完善,高收入、低收入、企业配款合适的比例等没有明确,而且对可以监督的个人帐户也没有进行系统规范管理。一旦20号令完善,便不会是“富人俱乐部”,充其量是“中农俱乐部”。

    另一个价值就是养老金市场。现在没有人说个人账户不可以做实,只是做不做的问题。年金充其量就是一个中国受托人养老金市场的标杆,但是作为标杆我们只做了一半,顶多是员工福利,没真正做成员工账户。如果个人账户做实了,交给受托人,但没有打通个人账户,企业让利、积分转成养老金,也没有人能接,还是只是企业的福利。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宣传认知不到位致企业年金推广难

    下一篇

    A股或纳入国际基准股票指数 天量增资机会显现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