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虚拟城市的狂想--论未来城市形态

    每经智库 2013-03-21 15:26

    一旦虚拟城市大踏步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实际之中,人类社会又将在一片空白中前行摸索,整个人类文明将会陷入到无比尴尬的境地。

    每经编辑 赵庆

    日本著名罗马史作家盐野七生在《罗马人的故事》中写到,18岁的罗穆路斯和追随他的3000名拉丁人一起,在帕拉蒂尼山周围建起了城墙,铸就了一个伟大的城市--罗马。事实是,出于人群聚集的行为和群体防御的需要,人类文明的历史上出现了城市这一概念,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又逐渐演变为人类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活动的中心。第一台PCmodem诞生于1977年,开发者是Dennis Hayes和Dale Heatherington。从那时起,人类社会真正意义上开始进入互联网的时代。随着IT技术的进步和终端的普及,现代互联网慢慢成为人类聚集的第二个空间,这个空间和传统意义上的地面空间通过不同维度共存,彼此之间甚至还有剪不断理不清的交叉。与此同时,伴随这种交叉的密度越来越高,这个互联网空间承担起了更多地面城市的功能,换句话说,它正变得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城市。

    虚拟城市到来的讯号

    经济方面:天猫商城在2012年的1111当日创造了近190亿的销售额,京东商城展望2013年突破600亿,裂帛收购天使之城,冲击10亿关卡,这年头,似乎电商出门不带个亿字就完全抬不起头,抛开好大喜功的浮躁心态,城市经济活动正在迅速大量地向互联网转移。

    社会方面:“房姐”、“表哥”都在互联网的监督之下落网,网络中的社情民意和舆论导向在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倒逼体制创新与变革,反向推动社会进步。有人戏言:一条不起眼的微博,有时候抵得上一个市长。

    文化方面:图书馆某种程度上来说,几乎与城市文明有相同的悠久历史,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我们再也不需要排队等位,或者是以多数的读者来借阅相对稀缺的图书资源,一台终端设备,只需接入网络,即可以实现全世界阅读资料的共享。另有一例,根据刚发布不久的皮尤研究中心的《新闻媒体现状研究》报告指出,2012年全美印刷广告支出下滑15亿美元,是自1982年以来首次低于200亿美元,这不是从另一侧面印证互联网承担的城市文化功能吗?

    流通方面:3D打印技术无疑是现在全球时兴的技术焦点之一,正是3D打印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网络下载这个行为的对象今后可能再也不仅仅是软体,互联网城市的居民将有机会从网上直接Download一个又一个的硬件,这样的结果是传统的商品流通方式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促进地面城市更多职能向虚拟城市转移。

    地理方面:“国五条”问世了,但谁也没觉得房价在此刻或是将来会有下降的趋势,从实证哲学的观点看,发展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逆的,用长远的眼光衡量,除非跨越星球变得不再困难,土地无限供给,不然的话房屋成本的上升只是时间的问题。基于房价和环境等等,地理城市的居民开始向城市边缘和外围转移,城市结构在变得松散而城市功能实现的边际成本也在逐步上升,与之相对,虚拟城市的功能集结也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事。

    然而,虚拟城市到来的讯号虽然已经被我们所见,但这并不意味着虚拟城市已经实实在在地到来,它还面对着一些需要跨越的障碍。

    虚拟城市的障碍

    政治地位:虚拟城市一旦到来,其影响之深范围之广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比如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淘宝作为一个巨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其人口流量、经济活动的频次与规模,甚至是维权保护的总数,丝毫不亚于一个实体的大城市,它是许多网民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思想活动的集大成者,但唯一的问题是,目前的体系下,淘宝并无任何与自身规模所匹配的政治地位,而要成为一个可以被称之为城市的主体,其前提必然是拥有政治上的意识和诉求,也必然为自身谋得相应的身份承认。

    转换接口:地理城市的发展和虚拟城市的进步,其源头是同一的,但在其竞合成长的过程之中,互相之间的角力也是必然的。诚如前文所论述的那样,互联网与地理城市之间还有许多的交叉,这样的交叉就是地理城市和虚拟城市的转换接口,打个比方,线上购物,线下取货,就是这种交叉的典型。而每一道交叉,就犹如在地理城市身上的一道伤口,让虚拟城市恣意倾轧地理城市的地盘。目前两个城市之间的转换接口总量上来说还是相对的少,方式上来说还是相对的单一。可是O2O概念的出现,就为虚拟城市的进一步开疆拓土提供了方式上的想象空间。

    功能整合:100年前,面对未知,你可以去图书馆;几年前,面对未知,你可以Google或者是百度;而现在面对未知,你可以在Facebook等社交平台上找到答案。虽然这是虚拟城市功能整合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充分取代地理城市复合功能的方面,虚拟城市的功能过于单一,搜索的主要是搜索,社交的主要是社交,电子商务的也主要是电子商务,不过,我们可以乐观地想象,总有一天伴随互联网的渗透,我们可以在虚拟中找到一个大集合,满足我们几乎全部的城市生活需要。

    理论创新:虚拟城市的演进过程是真正意义上的“摸着石头过河”。互联网的理论支撑从一开始就完全落后于互联网的发展,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这样就对于虚拟城市的诞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比如,一个个体在某个虚拟城市中获得了一个ID(即地理城市中的身份证),他也可以在另一个或者多个虚拟城市中获得另外的ID,那么,从理论上说,这个个体的身份识别就不具备唯一性,使之有了身份识别的障碍,就好比一个人拿了许多国家的护照,编码名字都不一样,这种状态在地理城市中或许困扰不大,因为每一本护照对于不同的地理区间,但是在虚拟城市中,不同的身份识别却对应同一个地域内的同一个人,这就会有很大的麻烦。我们更可像科幻小说一样进一步想象,此刻又有一家平台互联网机构诞生,做了一个苹果Passbook似的应用,将这个个体所有的ID收录到一起,那么此时,一个个的虚拟城市和一个个的虚拟ID就真的像电影《盗梦空间》里那样,一层又一层,谁也搞不清楚了。

    结语

    地理城市和虚拟城市是交叉的两个维度,笔者只要想到目前大多数经济社会的理论研究和科技成果还是纯粹基于地理城市就感到无比的惶恐,因为一旦虚拟城市大踏步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实际之中,那么前述的研究也好、成果也罢,瞬间会变得毫无价值,人类社会又将在一片空白中前行摸索,在那时,整个人类文明将会陷入到无比尴尬的境地:在极短的时间里,必须认识和研究透彻用自己原有的科技积累创造出来的怪物--虚拟城市。

    谁也不知道虚拟城市究竟何时到来,谁也不知道虚拟城市究竟会不会到来或者是以怎样的面目到来。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写给新华社的一篇文章中说,第40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将是一座虚拟城市,它的名字叫枫叶刀市,至于它具体的位置,各位看官,网上自己去查吧。

    斯语,颇有意味,乃为狂想之末。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陈发树投资紫金矿业8年赚460倍 从3359万到155亿

    下一篇

    王石表态支持楼市调控 称万科不会跟风涨价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