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继续刻意强调增加居民持有外汇资产,以免迫使其头脑发热采取过于激进的措施,致使自己蒙受损失。
梅新育
作为全世界遥遥领先的头号外汇储备大国,我国2012年末外汇储备已达33115.89亿美元。中国国家外管局这个“全世界最大的机构投资者”更是各国市场参与者们密切关注的对象。那么,优化外汇储备管理,当如何安排?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优化外汇储备管理是优化整个对外资产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对外资产的对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包括贸易信贷、贷款等)、储备资产四大类中,我国官方外汇储备占比过高而对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等民间资产占比过低,提高对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等民间资产占比是我国优化对外资产结构的方向。
尽管如此,目前我们已无需刻意强调增加民间持有外汇资产,因为中国企业、居民海外投资的实践已展示了其中的风险,因此对外资产结构转变既然已全面启动,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就不是应否实施这种转变,而是如何才能平稳完成这种转变,保证副作用最小化。不宜继续刻意强调增加居民持有外汇资产,以免迫使其头脑发热采取过于激进的措施,致使自己蒙受损失。同时,只要我们总体上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只要我们的货币还没有赢得十足国际货币的地位,我们就永远有可能遭遇国际收支危机冲击。因此,无论如何优化对外资产结构,前提是国家须保证足够规模的外汇储备。
在此基础上,第二个层次的问题才是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提高我国外汇储备资产收益率。外汇储备管理目标无非是安全、流动和收益,而中国作为全球头号外汇储备大国,一年外汇储备资产增量拿出来就可以跻身全世界外汇储备前五位。而且至少就近期而言,不能指望近年贸易顺差和国际资产积累从增长转为减少。在此情况下,我们在外汇储备管理指导思想势必更加重视收益性。
创新外汇储备运用,国家外汇储备管理机构持有的资产组合可包括外国证券资产、战略资源、乃至对部分工商企业和机构投资者的直接投资;其所管理的资产也可以划分为自营和信托两部分。后者委托优秀金融机构管理运营,我们从中学习其管理经验和技术。这种做法在国际上并不少见,近年被越来越多的中央银行采用。
中投公司的做法通常是投资于海外机构的股票和债券,借此获得高于外国政府债券的收益。但海外机构往往又重仓投资中国优质企业。实质上等于中投公司的投资最终进入了国内企业,却经过了黑石集团的中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一个问题也就相应浮现出来——外汇储备是否可以、如何直接用以支持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不久前设立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就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而与上述“中转”方式相比,设立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直接用于支持中国金融机构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显然更有利于我国。
创新外汇储备运用,直接目的是提高外汇储备管理的收益率,但也向安全性管理提出了新挑战。总体而言,提高外汇储备管理收益性不能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同时,也需看到由于中国外汇储备的巨大规模,其投资的不同类别资产安全性概念差异开始拉大。就实体经济部门投资而言,其安全性与投资者资产规模并无直接关系;但就虚拟经济部门投资而言,投资者资产规模与其安全性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外汇储备管理部门内部管理者和公众需要意识到这一点,对其从事虚拟经济部门投资的人员与决策表现出较高的容忍度——既然外汇储备管理部门几乎不用担忧流动性短缺,那么管理者和公众为什么不允许我们的操盘手利用这一点坚守较长的周期、去赚取别人赚不到的钱呢?
(作者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