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蒋佩芳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蒋佩芳 发自上海
一则重磅消息正在印证一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作为液晶面板多年的一对宿敌——夏普与三星却开展了一次资本合作。
尽管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方面仍表示合作并非官方消息,但三星电子方面昨日 (3月6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为了加强与日本夏普公司的合作关系,三星电子将斥资约104亿日元 (约1.12亿美元)收购夏普3%股份,预计两家公司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完成上述交易。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吕谋笃表示,此次收购有两方面的理解:首先,就三星而言,收购的时机以及对液晶行业的判断,这个时候选择收购无疑是最合适的决策;其次,对于夏普而言,目前经营压力很大,做出这样的抉择属于无奈之举。
三星意在确保面板供应/
根据韩国三星电子总部发布的官方消息称,三星电子通过“日本三星电子 (SEJ)”获得了3%的夏普股份,夏普因此获得104亿日元的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强LCD面板方面的投资。
此次三星电子的投资,是为了保障LCD面板供给的稳定,同时从客户多元化的角度上考虑加强与夏普的合作关系。三星电子意在改善夏普核心事业液晶面板方面的收入,并希望增强双方的信赖关系。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贺在华称,三星和夏普在电视、数码相机、电脑以及移动产品等领域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二者若能实现合作,也是一个突破。三星入股夏普,能够增强三星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屏领域的实力;而夏普目前有巨额债务将到期,急需资金支援,三星的入股可以为其缓解燃眉之急。
在贺在华看来,三星的实力日益强大,尤其是拥有庞大的销售渠道和平台,三星具备的优势是夏普所欠缺的市场竞争要素,因此三星的入股将会为其带来一定的好处。
根据NPDDisplaySearch方面的分析,三星此举主要目的在于确保面板供应,特别是来自夏普八代线(Kaymeyama-IIfab)32寸电视面板与十代线 (Sakaifab)40寸与60寸电视面板来源。同时,夏普正开发许多款高分辨率移动设备用面板且拥有LTPS及金属氧化物制造技术,未来三星也将有可能与夏普合作这些面板的技术与产能资源。
夏普面临巨额还款压力/
一直以来,三星与夏普都是竞争对手。因此,夏普选择与昔日“敌人”联盟在液晶电视与手机面板合作显然是迫不得已的。
NPDDisplaySearch方面认为,夏普面临财务上的许多挑战且因此积极地迎入许多投资者,如鸿海(投资夏普堺十代面板工厂近50%股份)、Qualcomm(入资1.2亿美元并占有超过5%以上股份),同时夏普也与英特尔及戴尔讨论合作事宜。夏普即将到来的还款压力是今年第三季度高达2000亿日元的债务偿还,因此外部投资者此时的资金援助非常重要。
三星首要目的在于取得32寸、40寸及60寸液晶电视面板供应更稳定的来源。根据NPDDisplaySearch液晶电视供应链报告,夏普一直是三星40寸与60寸面板主要供货商,以去年第三季度而言,供货量便超过了40万片40寸面板以及20万片60寸面板。另一方面,苹果iPad面板订单下滑,夏普也开始在其八代线生产32寸面板给三星。对于夏普来说,除了鸿海以及如Vizio、Radioshack等客户外,三星是唯一的外部客户。
此外,夏普作为金属氧化物领先制造厂,日后三星也可能利用其金属氧化物TFT作为AMOLEDTV背板。
NPDDisplaySearch方面称,从三星的战略来看,估计其目前计划是维持一定比率外部面板供应。近期了解到三星可能减少中国TFTLCD工厂投资规模,适当控制TFTLCD产能规模,以有更多资源投入AMOLEDTV。
三星不介入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三星电子总部表示,此次合作并不介入夏普的公司管理。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不介入夏普的管理无疑是促使其与三星能够顺利达成合作的重要原因。之所以此前鸿海与夏普的合作出现僵局,除了交易价格上的分歧外,最关键的就是管理层控制和公司战略层面的意见不合,使得鸿海与夏普之间的投资谈判前景并不乐观,合作或因未能达成一致协议而告终。
对于夏普与鸿海之间的谈判,日本媒体也早已做出悲观表态。日本《每日新闻》此前报道称,夏普可能会终止同鸿海的入股谈判。日本《产经新闻》则报道,夏普在考虑其他解决方案,包括增发股票融资约2000亿日元。
“鸿海没有能够及时为夏普提供资金援助,而且鸿海也并不想充当‘银行’的角色,因此两者之间的协议达成较为困难。”贺在华表示,为了缓解公司财务风险,夏普不得不实施自救并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因此三星入股夏普与此有很大的关系。
NPDDisplaySearch方面认为,鸿海一直试图通过投资夏普以进一步取得更多移动产品用面板资源与高分辨率技术。但由于担心投资对立以及鸿海将逐渐进入夏普管理层面并取得主导地位,使得夏普对此投资更加犹豫。来自于Qualcomm投资、英特尔可能投资以及此次三星投资显示,夏普引入更多投资者以平衡各方投资者比重并避免单一投资者产生过大影响。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