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气价改革年内加快 工业、电厂和化肥用户影响较大

    2013-03-06 01:40

    改革或许无法一步到位,因为价格的上涨将对部分行业形成发展阻力,其中,电厂、工业和化肥用户影响相对较大。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喻春来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喻春来 发自北京

    国内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年内将有深入性突破。

    全国政协委员、中石油集团总经理周吉平在今年“两会”上对媒体透露,气价改革今年将加快步伐,但仍将逐步推进。业内人士分析,气价改革已势在必行,有望在“两会”后启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自2012年下半年起,国内不少省市开始调整当地民用天然气价格。行业分析师认为,各地纷纷补调民用气价比较合理,也是一种价改深入的信号,以应对2013年成本继续上调给上游气源企业、中游燃气公司带来的压力。但是,价格上调可能对不同的下游用户带来不同的影响,改革或许无法一步到位,因为价格的上涨将对部分行业形成发展阻力,其中,电厂、工业和化肥用户影响相对较大。

    全国政协委员、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也在“两会”提案中指出,天然气价格改革调整幅度过大,将抑制终端需求,价改要循序渐进、区别对待。

    分析师:补调价格比较合理/

    近几年,国内天然气气田出厂价调整过几次,但考虑到气价上调给下游用户带来的影响,加之民用价格上调需召开听证会,许多省市物价局并未将价格调整到位。

    安迅思息旺能源分析师王瑞琦说,2010年6月,国产陆上天然气气田出厂价格上调了0.23元/立方米,仅有部分地区工商业价格跟调,而许多城市民用天然气价格都未调整。王瑞琦认为,一旦2013年价改导致成本继续上升,部分下游燃气企业就会形成成本倒挂压力,因此现在这些城市补调价格也比较合理。

    江苏省物价局有关人士也表示,为解决成本问题,加之气价改革势在必行,虽具体调价时间和幅度都未明确,但要跟上国家调整步伐,首先要将之前未调整到位的价格进行上调。

    截至目前,除“两广”试点地区实行市场净回值法外,其他地区的气价仍然沿用成本加成法。

    曾有业内人士表示,天然气价改的一个主要方向,或是将上游气田出厂价格逐步上调,并且会在三年内调整到位。

    据中石油有关人士透露,气源方已经与部分地区政府部门和燃气公司沟通,希望上调天然气门站价格,涨幅0.5元~0.7元/立方米。但考虑到各个城市经济承受能力存在差距,实行“一省一价”的模式较为可行,不过,推动调价一事还是受到了很多阻力。

    业内人士认为,天然气气价上调,下游用户将直接受影响,而不同用户类型承受程度也不同,这也是阻力的来源之一。

    据安迅思息旺能源监测,在四大燃气消费板块中 (城市燃气、工业、电厂、化肥),价格上调可能对城市燃气(居民、商业、车用)用户影响较小,而对工业、电厂和化肥用户的影响较大。

    长春市物价局有关人士分析,虽然民用气在天然气消费总量中占比较大,但每户居民用气量较小,就算每立方米气价上涨8毛钱,每户也就是1年多交几十元钱;由于车用天然气零售价本身较高,所以调价后承受能力应该尚可。

    一位燃气公司内部人士认为,工业用气量较大,每立方米涨幅较为明显。使用天然气工业年用气量1000万立方米,如果工业气价涨1毛的话,一年费用将多支出100万元;而受到禁止类的化工企业,价改无疑是雪上加霜。

    浙江国华余姚电厂有关人士说,气价上涨只有上调上网电价才能解决成本问题。电厂目前利润微薄,气价涨上网电价不变的话,电厂就要面临亏本。

    政协委员:循序渐进区别对待/

    王玉锁在其今年“两会”提案中认为,按既定改革计划,天然气价格将快速上涨,调价幅度过大将导致终端消费成本骤升,提高了客户用气门槛,一些成本敏感的用户将放弃或放缓 “天然气替代”,而一些已经改用天然气的用户,也正考虑改回成本低、排放高的传统燃料。

    “天然气价格改革要循序渐进、逐步调整、区别对待。”王玉锁说,“要给下游企业和终端用户留出成本消化和传导的空间,既能降低进入门槛、吸引用户,又能平衡各环节利益;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采取差异化价格。”

    他建议,要同步推动天然气价格改革和天然气行业改革。一是放开上游天然气进口限制,允许各类资本参与国际市场气源采购,以充分利用当前国际市场相对低价的气源,分摊气价改革给用户带来的成本上升。二是加强中游监管,将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管网、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独立运营,由能源部门加强监管,保障公平接入和普遍服务,以有效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单位天然气输送成本。

    同时,完善相关能源定价机制,改变煤炭价格偏低的现状,理顺气电价格和油气价格的比价关系,提升天然气价格竞争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首开股份41亿元拿地 高端项目或受制政策

    下一篇

    力拓放言铁矿石价将腰斩 “醉翁之意”在“抄底”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