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信信托一产品陷兑付危机 信托“地雷”频曝或成常态

    证券时报 2012-12-24 13:00

    截至2012年11月末,信托业资产规模达到6.98万亿,有望年内超过保险业成为国内第二大金融子行业。然而,近期,信托产品频频曝出风险事件。

    湖北省一家大型民企——三峡全通陷入了经营困境,导致为该公司早期运作提供巨额贷款的各方正面临着巨大的坏账压力。证券时报记者从中信信托获悉,该公司与三峡全通的一笔高达13.34亿元的信托贷款正面临不能如期收回本息的风险。

    一款产品陷兑付危机

    据记者获悉,中信信托日前向“三峡全通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投资者通告称,本应在12月20日进行收益分配的该信托计划,其当期信托收益无法实现分配。

    公开资料显示,“三峡全通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成立于2011年12月28日,募集资金共计13.34亿元。用途是为宜昌三峡全通涂镀板有限公司发放13.34亿元流动资金贷款购买产品原材料。

    按照约定,中信信托将在信托计划自成立日起每年6月20日、12月20日以及信托受益权终止日后的10个工作日内向信托受益人进行一次收益分配。然而,在刚过去的12月20日,该信托计划的投资者们却未能收到当期7456.49万元的收益。

    据悉,中信信托停止发行这笔收益的原因在于,融资方三峡全通正面临着严重的经营困难,其资金周转十分紧张,因此未能按时向信托专户支付当期贷款利息。

    号称湖北第二大民企的三峡全通主业为生产涂镀板,处于钢铁产业的中下游。为建成全球最大的涂镀板生产基地,该公司计划进行一笔200亿元的项目投资。并从中信信托、建设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了近70亿元。然而,受宏观环境影响,2012年以来钢材价格延续下跌趋势,钢铁行业全面亏损,致使三峡全通陷入经营困境。

    记者获悉,目前有部分银行已向三峡全通提出撤资,这让该公司期望“借新还旧”的想法落空。作为贷款方之一的中信信托也表示,预计该项目贷款本息将面临不能如期收回的风险。

    信托“地雷”频曝或成常态

    截至2012年11月末,信托业资产规模达到6.98万亿,有望年内超过保险业成为国内第二大金融子行业。

    然而,近一段时间以来,信托产品频频曝出风险事件。除了目前处于风口浪尖中的中信信托外,还有建行代销的证大金牛信托产品浮亏逾50%,行业规模排名前五的中融信托的多个房地产信托项目也深陷兑付难题。

    对此,中部某信托公司高管表示,这说明信托业的发展目前进入了瓶颈期。这些年来,信托行业发展较快,然而多数信托公司的管理能力跟不上规模扩张。例如,目前信托公司前中后台加起来的从业人数大多不过百人,然而管理的项目却可能超过了一百多个,人均净利润能达到数百万元乃至数千万元。与券商、基金等其他金融子行业相比,信托存在人均管理幅度过宽的问题,其业务流程和风控手段也存在改进的空间。

    目前“地雷”频曝反映的正是信托业的短板所在,该人士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过往的一些问题项目仍将给信托公司带来麻烦。

    该人士认为,目前信托业应进入一个休整的时期,把增速降下来,并将精力转移到业务结构的调整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上来,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风险控制的机制。

    刚性兑付何时休

    信托“地雷”的曝出,也给信托投资者敲响了警钟。

    在过去两年,集合信托产品不但在融资利率上“鹤立鸡群”,平均预期收益率达10%左右,远高于同期限的银行信贷、债券和理财产品利率。而且,除基金型信托产品外,集合信托却还莫名其妙地被戴上“刚性兑付”高帽,并被投资者认为是“高息存款”。

    对此,资深信托人士刘擎表示,刚性兑付实际上并没有法律明令,也不是信托公司的法律义务,更多是一种行业潜规则,而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北京某信托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从监管部门的态度上说,是有打破这一潜规则的想法,毕竟高收益低风险是反常状态。未来很可能会新老划断,即新产品将严格执行“买者自负”的原则。

     

    上一篇

    QFII银行股掠食记:恐惧与贪婪的游戏

    下一篇

    铁路12306订票系统因故障暂停售票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