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今天(12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11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6%,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该指数最近三月稳步小幅回升,显示经济运行企稳态势进一步巩固,呈现温和回升基本走势。
CFLP特约分析师张立群分析认为:“11月份PMI指数继续小幅回升,预示未来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小幅温和回升。新订单、出口订单、积压订单指数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产成品库存、采购量、原材料库存指数也均有小幅提高,显示去库存活动已开始转向补充库存,工业生产水平有望继续提高。”
需求企稳迹象显著
从分项指数来看,新订单指数仍旧保持回升态势,显示需求转暖,本月新订单指数为51.2%,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升幅较上月有所扩大。该指数自9月份以来持续回升,目前已连续两个月保持在50%以上,反映出扩消费、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显示明显成效。
从行业看,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和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13个行业高于50%。从区域看,东部和中部高于50%;西部和东北部低于50%。
外需方面的回升则更加明显,新出口订单指数最近三月持续回升,本月达到50.2%,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今年下半年首次回升到50%以上。21个行业中,有10个行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明显,达到50%以上。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汽车、金属制品、电气机械及器材回升势头突出;今年以来出口一直不振的纺织行业,也出现好转迹象。
CFLP报告分析,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一方面是受西方圣诞节利好带动,同时也反映出国家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行业回升态势正在形成。最近两月,PMI指数回升的行业明显增多,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目前已有过半数的行业回升到50%以上。其中,电气机械器材、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回升势头突出,反映出经济结构继续向优化方向发展;
受刚性需求支撑,服装、医药、农副食品等民生行业表现良好,周期性行业也显示启动迹象。综合来看,行业回升态势正在形成。
经济有所复苏的另一个表现可以参照大企业PMI指数,该指数最近三月均保持在50%以上,本月为51.4%,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大企业新接订单增加,其新订单指数达到52.5%,由此带动生产加快,生产指数上升到54.5%,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
CFLP称,经济回升通常首先从大企业反映出来,然后逐渐向中小企业传导。大企业经营状况持续好转,反映出经济回升之势初步形成。
复苏基础难言牢固
需求有所回升也难以说明中国经济企稳根基已经十分牢固,因为从生产和价格端仍然有反复迹象。
11月,PMI中生产指数回升减弱。本月生产指数为52.5%,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升幅较上月缩小0.4个百分点。
而相比大企业,小企业目前经营仍无起色,其PMI指数自4月份以来一直处在50%以下,本月不升反降。另外,购进价格指数急剧下滑,由上月54.3%下降到50.1%。
CFLP称,购进价格指数回落,主要受国际上石油、有色金属价格下降所影响,但回落过快,可能导致本来已经较为低迷的终端产品价格进一步下滑,不利于企业效益改善。张立群也说道,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可能反映了市场信心还不够稳定,经济回升的力量偏弱。
外部环境改善迹象也并不十分明显, 稍早公布的11月的日本PMI由10月份的46.9跌至11月份的46.5,是19个月以来最低,因出口下跌、内需疲弱以及资本开支减少,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推向衰退。该指数已连续6个月低于50的增长收缩分界线。
而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情况虽好于日本,但11月PMI也低于预期,11月份的芝加哥采购经理人(PMI)指数为50.4,相比上月的49.9有所走高,并在8月份以来越过了枯荣线水平,但仍略低于此前市场各界所预计的50.5。
有评论说,整体制造业活动状况受到了外需不振以及“财政悬崖”迫近的影响,而如果美国财政悬崖问题无法在近期得到尽快解决,那么芝加哥PMI很可能在下个月重回50这一枯荣线以下。
综合来看,中国PMI连续三个月回升更多还是来自于前期政策沉淀之后的逐渐显效,瑞银证券报告称,政府的首要任务仍然是确保经济持续复苏,这意味着政府将继续贯彻实施现有的“稳增长”措施。不过,由于经济增长势头已经在回升,我们预计未来数月政府应不会出台新的刺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