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商务部长陈德铭建言企业境外投资:先参股再控股

    每经网 2012-11-29 00:17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昨日(11月28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财经》年会上表示,2013年中国国际贸易将会略好于今年,且下半年会略好于年初。针对日益频繁的对外投资,陈德铭建议,企业要对外投资建议先参股合作,再进行控股,以规避境外投资风险。

    截至今年前10个月,我国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81.7亿美元,同比增长达25.8%;而虽然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17.4亿美元,同比却呈负增长趋势,下降3.45%。陈德铭说,也许5到10年的时间,从FDI的角度讲,中国的对外投资和国际资本对中国的投资会大体趋于一个比较平衡的状况。

    而在对国外的投资中难免会遇到同东道国的摩擦或矛盾。规避对外投资风险,提高的成功率,陈德铭给出建议:“比较好的方法是先参股进行一个长时间的合作,然后再进一步扩大股份,进行控股。”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蒋姮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跨国公司在国外起步较早,在法律和规则方面已经十分健全,但我国很多企业却对此知之甚少;不仅如此,诸如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在跨国公司的贸易中还会涉及安全审查的制度,其在政策把握和具体边界上对跨国企业的要求尚不明晰,于企业的境外投资不利。

    此外,投资国不同的国情和民俗等因素,也都可能会对企业的境外投资产生障碍。

    “参股合作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结合当地的本土化经营,参照发达国家成熟的法律模式和经营方式,或依照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国情,可以帮助企业产生相互借力的效果。”蒋姮说。

    而在帮助跨国企业规避风险方面,陈德铭表示,一般来讲,我们的困难主要是对所在国的文化和法律缺乏了解,缺乏人才本土化的整合的战略。因此,商务部利用在国外的150多个驻外经商机构把各国主要情况,特别是法律环境,组织成英文和中文的内容在网上公开,给企业提醒。同时,在部分国家成立的中国商会也能给跨国企业以更为具体的指导。

    陈德铭说,当前世界已经被全球化深入推进着,全球的产业和价值链已经基本形成,我们不可能完全打破,我们要融合到价值链中去,谋求共同合作和发展。一个走出去的、国际化的跨国公司一定要有所在国本土化的思想和理念。 (实习生杨瑞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篇

    网络教育“战国时代”来袭

    下一篇

    明年银行业增长或为个位数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