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消费“莫言”狂欢起 榨干“莫言”何太急

    新华网 2012-10-29 11:07

    日前据媒体报道,“莫言醉”的商标可能以税后1000万元成交,身价较当年的注册费1000元跃升万倍。

    新华网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赵文君)日前据媒体报道,“莫言醉”的商标可能以税后1000万元成交,身价较当年的注册费1000元跃升万倍。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很忙,比莫言更忙的是忙于开发莫言、开发他作品、乃至开发他老家高密和山东的人们。消费莫言、消费诺奖已经成了10月以来最热门的文化产业现象。

    首先被消费的是莫言的文学作品。自从获得诺奖后,莫言的各类书籍被抢购一空后全面断货,电商一日销量为上月两倍,书城一天能卖4000册,于是市面上各类出版社乃至盗版商的加印纷纷出笼,目前各地不同版本的莫言图书多达几十种,号称拥有版权的出版方超过15家,盗版商则无可计数,但实际仅有三四家获得了合法授权。

    其次被消费的是莫言本人。第一个被消费和踏平的是莫言老家的门槛,莫言文学馆二期扩建工程已确定了年内开工,还要限制会员级别。更夸张的是他的作品手稿,10月25日莫言的小说手稿开始在上海展出,而他与四川书商合作的20多万字剧本手稿据说诺奖后一夜价值飙升百万。

    最后,被消费的是关于莫言的一切,以榨干他一切的狂欢之态势。借用当地官员对莫言父亲的劝说,“莫言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了”。现在莫言旧居改造已提上议事日程,图书馆、纪念馆呼之欲出。然后是文化经济的升级,山东旅游口号已经快“一山一水一圣人一文豪”了,在“文豪故居二日游”光芒映照下,高密街头的火烧和烧鸡都标上了莫言的简介。最后的高潮是把高密推到舆论风口浪尖的“投资6.7亿元弘扬红高粱文化”的新闻,虽然高密新闻中心及时出面澄清,但也可见名人文化产业的威力,真可谓莫言“得道”,高密“成仙”。

    历数近年来的名人文化消费行为,从云山雾罩的曹操墓到一头雾水的女娲头盖骨,从孙悟空老家扯皮到哄抢梁祝故里,往往是各地经济借名人开道,圈地运动、水泥沙子在炒作后前行。细数其固定套路,为了招商引资、增加财税收入,地方借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名义,先炒作个名头(或者中国某节或者某某故里),然后办个鸡毛蒜皮庆典,请个三教九流明星,靠谱与否不论,吸引眼球再说。一番大排场折腾下来,花费甚重,甚至负债倒贴,喜庆礼花烟消云散后只落下一地悲鸿鸡毛。

    借用莫言手稿中的自嘲,“只因高密少名人,故将莫言捧上天,但愿今后三十年,故乡能出真圣贤。”目前种种对莫言的消费行为正应了诺奖评委会的颁奖词:“魔幻的现实主义”。如何将虚无的文化或虚幻的圣贤与现实经济紧密结合呢?

    其实文化产业有其自然规律,民心认可与否更无法速成。大力开发莫言旅游文化产业是好事,但一切应在尊重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下进行。正如拙政园瘦西湖的明清苏商文化底蕴是长久积累而得,京津胡同也浸染着数十年来的民生百态,文化经济的发展需要立足百姓民生,经年累月的凝练和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才能使文化基业润物无声、点滴入心,让更好更快的文化产业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上一篇

    念好金融交易税这本经

    下一篇

    防非税收入猛增冲击减税效果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