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药食同源”为主打牌的中药新资源食品,将成为中药产业走向新兴的又一利器。
“明月清风相思,丽日百草也多情。”当这样一句歌词,用浪漫手法将康美药业(600518)描绘在电视广告中时,中药企业在新时期的竞争策略不禁让人侧目。
百草如何多情?在泛消费转型中有生动体现。卫生部日前表示,健康人群按照食用量食用人工种植人参是安全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每天食用量不大于3克。消息刚一出台,刺激紫鑫药业(002118)、益盛药业(002566)股价大涨,引发市场关注。
业内人士称,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升级,中药新资源食品有望迎来新的发展空间。目前,中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最具传统色彩的部分,不但被看好向现代中药发展的潜力,还出现了跨品种转型、向大健康转型的趋势,而以“药食同源”为主打牌的中药新资源食品,将成为中药产业走向新兴的又一利器。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我国法规中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物品有80多种,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有100多种。
药食两用壮大需求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人参出产国,20世纪90年代前,部分人参制品被允许作为食品在市场上销售,不过2002年后,人参被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中,局限于保健品食用范围。此次人参获批为新资源食品,消费和需求有望增大。
A股上市公司中,紫鑫药业、益盛药业、康美药业拥有人参资源优势,然而在仅可入药的情况下,人参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而不稳定,带来的收益也不稳定。随着人参价格波动,2012年中期,紫鑫药业人参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下降53.69%,实现净利润5615.98万元,同比下降49.61%。而益盛药业的清开灵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受到红参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毛利率均出现下降。
一位券商医药行业研究员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我国是传统人参消费国,但年消费量仅有2000多吨,出口价格约为韩国的1/10,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人参仅作为药品使用,而韩国从中国东北地区收购人参后,将其加工成为高端消费品,高价销回中国。
据介绍,吉林长白山区是最大的人参产区,产量占到世界的70%,但国内龙头加工企业较少,缺乏强势品牌,个体参户占比近半,且毁林载参的方式破坏生态环境,抑制了产业的壮大和良性发展。
培育人参产业龙头企业,成为吉林省的工作重点之一。早在2011年,吉林省便试点人参药食两用。吉林省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提出,将通过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扶持龙头企业发展,计划到2012年参业产值实现200亿元,2015年实现400亿元,2020年实现1000亿元。紫鑫药业、益盛药业等企业受到重点扶持。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在日前召开的第八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上,部分人参龙头企业已抓住先机抢占“药食两用”市场,紫鑫药业推出的人参食品达数十种之多,包括人参茶系列、人参酒系列、人参糖系列等。
据了解,人参果蔬酵素是紫鑫药业第一款“药食同源”产品,以人参、蔬菜、水果为原料制成;公司同时生产的人参枸杞苹果汁也让市场人士耳目一新。目前,紫鑫药业在研的人参食品有160多种,人参饼干、人参酒和人参茶等得到消费者认可。吉林省人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士表示,允许人参进入食品,是人参界和参农多年来期盼的,将极大促进中国人参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吉林人参产业的振兴。
而“药食同源”给中药企业带来的产品延伸机会,并不仅局限在人参身上。
卫生部在2002年2月发布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把人参、人参叶、人参果包括在内,使其无法进入普通食品领域。此外,三七、丹参、五味子、西洋参、生何首乌、芦荟、益母草等110种物品被列入,使这些原材料的应用范围受到抑制。
而一旦这些药材获准“药食两用”,便可极大地刺激市场需求。卫生部数据显示,我国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多达87种,包括丁香、山药、罗汉果、木瓜、甘草、决明子、茯苓、金银花、枸杞子、薄荷等。其中,部分药材生产的饮料或固体食品已经有广阔市场,如木瓜汁、甘草茶、决明子茶、茯苓糕、茯苓夹饼等,受到市场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