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存款搬家”一词再次被权威媒体提及,第四次“存款搬家”真的到来了吗?“存款搬家”会成为股市的源动力吗?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赵笛
每经记者 赵笛
2012年3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月份CPI同比上涨3.2%,由于该值低于一年期存款利率3.5%,负利率时代告一段落。此时,人们似乎看到了理财产品大厦摇晃,以及各类资金重回银行的景象。
不过,这一切只是幻想。姑且不论3.2%的CPI增幅能够维持多久,单就是不断上行的成品油价格,10元钱仅够购买两根大葱的生活水平,钱存在银行依旧不是最佳选择。
3月20日,《人民日报》刊登《存款搬家再次隐约出现 A股上涨动力未优化》的文章,时隔两年多再次将人们带回了“存款搬家”的年代。
在这个普通个人投资者充斥股市的年代,无论利率如何,投资是必然选择。如今,“存款搬家”一词再次被权威媒体提及,第四次“存款搬家”真的到来了吗?“存款搬家”会成为股市的源动力吗?
负利率终结难引资金回流储蓄
2月份的CPI数据为3.2%,低于当前的一年期存款利率3.5%,两年来首次出现负利率的终结。随着负利率终结,人们开始讨论资金可以回流银行坐享稳定收益了。但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
负利率下的痛苦
所谓负利率是指在某些经济情况下,存款利率(常指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小于同期CPI的上涨幅度。这时居民的银行存款随着时间的推移,购买力下降,看起来就好像在“缩水”一样,故被形象的称为负利率。
为了保值增值,在负利率时代,人们会通过投资理财去跑赢CPI。但实际的情况是,2010年以来,伴随负利率产生的是资本市场的一蹶不振。
2010年股市下跌了14.31%,2011年股市下跌了21.68%。
在负利率时代,不选择投资理财,资金在缩水;选择了投资理财,资金反而缩水更严重。
由于投资渠道有限,在股市不佳的情况下,2010年以来,市场看到的是农产品、艺术品遭到爆炒。不过,类似这种投资更像是 “投机倒把”,在监管层的重拳打击下,也归于消亡。
如今,负利率一朝终结,媒体出现赞美声,似乎只要把钱存进银行就能够跑赢CPI,跑赢物价。而在此情形下,资金似乎会回流储蓄,真的如此吗?
通胀下行不等于物价不涨
有时候,物价和通胀是两回事。
在日前举行的申银万国春季策略会上,申万首席分析师李慧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举了这么一个例子:去年,油价从80元涨至100元,是上涨了25%;今年,油价从100元涨至110元,上涨10%。仅从此来看,今年的油价涨幅没有去年大,或者说通胀率是下降了的。但是,从80元到110元,物价却是不断地上涨的。
显然,正如李慧勇所言,光看负利率的终结来决定资金去向,是没有意义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就在负利率时代终结后不久,市场的两个现象反映了负利率终结的悖论。
一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3月20日,发改委将汽、柴价格每吨均提高600元后,国内汽、柴油价格已达到每吨9180元和8330元的历史最高值。
对此,有市场人士发现了这样一个悖论,在2008年,国际油价最高达到140美元每桶,国内成品油价尚且只有6480元每吨。如今,国际油价不到每桶110美元,国内成品油价格却较2008年上涨了30%。要知道,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还在一直升值。
二是农产品价格炒作又有升温的势头。继“豆你玩”、“姜你军”、“蒜你狠”后,近日,关于10元钱仅能买两根大葱的“向钱葱”又出现了。
显然,负利率时代的终结,很难引导资金回流储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