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预付卡牌照发放收紧 行业或迎来并购潮

    每经网 2012-01-06 09:27

    “对于有强大资金和资源的企业而言,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意味着可以重新加入预付卡市场的争夺。”

    每经记者 郑佩珊 发自上海

    在第三批第三方支付许可证名单公布之后,预付卡行业争夺逐渐明晰。

    在去年最后一天,34家从事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的企业获得“牌照”,旗下预付卡重返市场。加上央行首批发放的6张预付卡牌照以及第二批发放的7张预付卡牌照,目前国内获得预付卡“合法身份”的企业达到了47家。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公开表示,在新的形势下,支付清算行业要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管理。他明确指出,预付卡领域企业要充分竞争,并尽快实现业务转型,未来央行在这个领域不会发太多牌照。预付卡领域不能将吃商业佣金作为发展动力,要充分竞争,并尽快实现业务转型。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这或许意味着政策有所收紧,预付卡行业将加速洗牌。

    厮杀预付卡市场 外资陷窘

    中国人民银行发放第三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后,一度暂停销售的联华OK“蓝卡”、杉德卡等即日起重新启动发放。

    “对于有强大资金和资源的企业而言,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意味着可以重新加入预付卡市场的争夺。”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在第三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企业名单中,共有20家上海企业上榜,其中12家是预付卡企业,包括发行“联华OK卡”的安付宝商务有限公司、发行“杉德卡”的上海杉德支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发行“便利通”的上海农工商超市集团的上海便利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

    此前落选第一、第二批牌照之后,百联无奈只能发行百联系统内商户使用的“红卡”,包括苏宁、国美、永乐、百盛等众多有实力的系统外特约商铺都不能使用百联预付卡。

    有媒体称百联因此一度影响销售额达20%-30%。但此次获得牌照后,“联华OK卡”的老版本 “蓝卡”从1月1日起重新发售,而“红卡”增加了可在百联E城上使用的功能。

    在赛迪投资顾问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11)》中显示,近年来,在世界各主要经济区域,预付卡都在以超过真实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预付卡消费主要集中在零售业。2010年,我国预付卡规模已突破14000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预付卡市场,国内预付卡产业链已相当完备。从全国格局来看,预付卡市场发展分化明显,京沪在早期已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巨大的预付卡市场对于预付卡企业而言无疑是极具吸引力,如今是否取得牌照,对于预付卡企业的影响逐渐加深。

    按照此前央行发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今年9月1日前未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将不得继续从事相关业务。这一规定令预付卡企业已经不能再发放新卡。虽然,“大限”来临之际,多家企业仍旧在对外售卡,不过部分权限已受限制。

    在此影响之下,预付卡的业绩下滑不可避免。由于没有牌照正名,多家预付卡一度遭到暂停使用。记者从上海多家大型超市获悉,其一度暂停了在上海本地最为畅销的预付卡之一的斯马特卡。在北京,当代商城、翠微百货、君太百货及超市发等多家零售企业,9月1日起暂停了多家未获牌照发卡机构发行的预付卡。

    在三批预付卡牌照名单中,不难发现找不到外资公司的身影。上述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如今有外资背景的预付卡陷入尴尬的境地,申请“牌照”几乎无望。

    总量将受控制 行业整合潮来临

    在第三批名单出炉之后,业内预测对于预付卡牌照的发放开始紧缩。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曾公开表示,在新的形势下,支付清算行业要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具体到细分行业,他则明确预付卡领域企业要充分竞争,并尽快实现业务转型,未来央行在这个领域不会发太多牌照。并指出,“预付卡领域不能将吃商业佣金作为发展动力,要充分竞争,并尽快实现业务转型。”

    据悉,目前最受关注的就是预付卡牌照,央行发放的第三批支付牌照将主要是预付卡牌照。但第三批牌照将越发谨慎,多数企业能获得的将是单一业务牌照。

    根据央行名单可以发现,央行分别在今年5月26日和9月1日两次向第三方支付企业发放“牌照”,发放数目分别是27张和13张。

    央行首批发放的6张预付卡牌照中,只有海航集团旗下的电子商务服务商--海南新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获得了全国牌照。第二批发放的7张预付卡牌照的经营范围均为省级或跨省业务,并没有全国业务。在第三批的发放名单中,同样并未再出现全国牌照,仅有5张牌照的经营范围可以跨省,其与皆为省级业务。

    上述业内人士预测,预付卡领域将迎来并购潮。因为预付卡行业的市场很热,目前尚未大范围出现全国范围的业务许可,省级预付卡企业成为被收购的热点。资料显示,全国有30个省市的28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主要商场发行过封闭式专用预付卡,国内规模以上的零售企业中,预付卡的渗透率已经超过90%,涵盖零售百货、超市、餐饮娱乐等多个行业及领域。

    “待到春节后,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将开始酝酿兼并收购。”该名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区域性的小公司被收购的可能性较大,尤其是获得省级牌照的小公司,“预付卡牌照将会越来越值钱。”

    上一篇

    穗恒运A董事长深陷腐败案被逮捕

    下一篇

    北京深圳发布人均医疗费用 控制费用上涨仍是主题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