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过冬”,已不仅仅是房地产、建材行业时下的热词了,对于出口型企业来说,欧债危机与贸易保护的双重夹击下,已经没有多少家企业能“hold”住订单的急剧下滑。
广州东莞八通针织厂,一直与意大利方面做出口生意的李老板,日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今年至今的订单数量只有19万件,比往年同期少了三分之一。
他沮丧地说:“现在机器比工人还要闲,工人干一天歇一天。”
李老板的沮丧,从最新的广东外贸数据中也能得到印证。该省最新数据表明,今年10月的出口总值同比仅仅增长了7.8%,这也是广东少有的“一位数”的出口增长情况。
账期延长,“碎单”增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得的一份数据显示,一项对东莞地区300家外资工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七成企业的订单持平或下降,平均下降幅度高达15%~20%,很多客户还要求延期出货。
东莞八通针织厂即为其中一例。该厂主要承接意大利LOICE服饰公司的订单,今年至今的订单数量只有19万件。厂主李老板称,这个数量比往年同期少了三分之一。
李老板称,他们向意大利客户问原因时,人家说他们在欧洲市场的销量也出现下滑,经济不景气影响了顾客的购买意愿和能力。
“现在机器比工人还要闲,工人干一天歇一天。”这并非李老板一个人的无奈。
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顾春芳说,“刚刚结束的第110届广交会上的信息显示,成交订单中,6个月左右的中、短期订单占比高达88%,长单比重偏低,虽然欧美到会客商有所增长,但观望询价者居多,实际成交量分别下降19%和24%。”
“没有订单是一方面,接不接订单才是现在的主要问题。”李老板说,现在客户打款明显慢于往年,账期已经从通常的一个月延长到两三个月,目前厂子还有720多万元的垫资要不回来。
他称,款子还是其次,现在欧洲客户的“碎单”明显增多,甚至有些款式和颜色只要一件,制作成本要增加30%,这让外贸企业几乎没有利润可言。
广东单月出口增幅跌至个位数
广东省是中国出口的 “桥头堡”,外贸总额长时间笑傲全国各省份,下半年我国出口企业遇冷,广东的感受也最为真切。
今年1~6月的总体情况还不错。广东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350.9亿美元,同比增长26%。但1~10月的增幅就出现了明显下滑,增幅跌为19.1%。
“特别是10月的出口总值是730.7亿美元,同比仅仅增长了7.8%,也就是我们维持了相当一段时间的两位数的增长幅度,少有地下降到一位数。”广东省代省长朱小丹表示。
朱小丹还称,10月份出口环比还下降了8.7%,说明广东省的对外贸易面临非常大的挑战,这种挑战甚至不亚于2008年。
国际市场上,欧债危机仍在发酵,希腊风波刚刚平息,意大利又陷入乱局。欧盟是广东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广东对欧盟的出口已明显进入下行通道。
此外,2011年以来,各个月份广东对欧盟的出口增速全部低于或显著低于总体出口的增速。今年1~10月份,广东对欧盟的出口金额是603亿美元,增长11.3%,比全省的出口增速低了9.2个百分点。
“如果欧债危机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的话,欧盟作为我们一个主要的出口市场,在今后一段可预见的时间内,我们的出口还会承担较大压力。”朱小丹说。
朱小丹担心,目前的全球经济低迷会直接影响到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省份的地位。
贸易保护又来“添堵”
实际上,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尤其是出口的负面影响已经不是猜测,而是一个既成事实,很多外贸企业的处境,可能比这个冬天还要寒冷。
根据商务部产业安全数据库统计,2011年1~9月,船舶、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重点监测行业的外贸订单综合指数出现大幅下降,其中轻工行业下跌最多,达14.5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指出,受欧债危机影响,我国外部需求已经明显萎缩,但贸易保护主义在抬头,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我国出口可能会受到重创。尽管APEC会议和稍早结束的G20峰会都传出抵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呼声,但从实际情况看,目前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并没有缓解迹象。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说,横滨会议以来,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中国受保护主义损害比较突出。2011年1~9月,中国遭受贸易救济调查已有50起,涉及30亿美元。
2011年9月15日欧盟委员会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瓷砖正式征收反倾销税,最高税率达69.7%;而且这项反倾销税2016年到期后,还可以视情况继续延长。
佛山雅士高夫陶瓷董事会主席陈彦斌表示,这项“异常严厉”的反倾销终裁透露出欧洲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迹象。该项反倾销在年初的初裁结果就导致欧盟许多采购商的观望,该厂仅上半年就损失了3000万欧元的订单。
欧盟陶瓷案刚刚定锤,美国又将太阳能电池案摆上台面。美国商务部于当地时间11月9日正式对外宣布,将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业展开“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立案后,中国相关企业将被征收超过200%的重税。
相比欧美等国对华出口产品的贸易救济,以印度为首的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也打起中国产品的主意,对华产品发起反倾销的案件数量近期不断上升。
仅本周14日和15日两天,商务部就通报了5起外国对华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其中三起来自印度,一起来自巴西,另一起来自巴基斯坦。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刘旭称,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发起的贸易救济措施数量增长幅度要高于发达国家。虽然发达国家所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数量并未有明显增长,但所涉及的案件金额要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顾春芳还指出,我国面临贸易摩擦的对象和领域从纺织、轻工等传统出口产品逐步向钢铁、有色、化工产业,以及清洁能源、电子信息等高新产业领域扩展,另外还涉及到汇率问题、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等更深层的问题。
“发达国家要振兴实体经济,新兴市场国家和中国都面临外需偏软,这导致中国这个出口大国成为众矢之的。贸易保护主义未来一定是抬头而不会被压制。”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称。
该分析人士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出口量确实在下降,但其他国家比中国还差,甚至出现逆差、负增长,只要世界经济不转暖,出口行业就要作好“过冬”的准备。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