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3月IPO募资或创近九个月新低

    中国证券报 2011-03-22 08:35

      按照发行安排,截至目前,3月份共有22家公司进行网上发行,除了4只尚未确定发行价的创业板新股外,其余18家公司IPO实际募集资金合计为203.87亿元,较1、2月份明显下降。虽然3月末可能还有新的股票发行,但从目前发行安排看,3月份IPO募集资金总额可能很难超过2月份的259亿元,或将创出近九个月以来月度数据新低。

      一季度募资规模逐月下行

      截至3月21日,3月份有22家公司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网上网下发行,其中10家公司顺利登陆沪深A股市场上市交易。

      据统计,这22家公司中除了纳川股份(300198)等4家创业板公司尚未开始发行外,其余18家公司IPO实际募集资金合计为203.87亿元。按照3月份创业板新股IPO募集资金平均9亿元计算,4家公司合计约为36亿元,即使再加上3月最后几天可能发行的其它新股,预计3月份全月新股IPO募集资金总额可能也难以超过2月份的259亿元。要知道,2月份A股市场还有一个春节长假影响。

      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有35只新股发行,IPO募集资金总额为431.94亿元;2月份有26只新股发行,IPO募集资金总额降至259.41亿元;到目前为止3月份仅有22只新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勉强超过200亿元。整体看,今年一季度IPO募资规模逐月下行的趋势没有悬念。

      造成3月份IPO融资规模大幅下降,除了发行估值明显回落的因素外,大盘股发行减少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这造成了本月新股的小型化趋势十分明显。回顾2010年,大盘类新股屡见不鲜,包括一季度发行的中国西电(601179)、中国一重(601106),二季度的农业银行(601288),三季度的际华集团(601718)、光大银行(601818),以及11月份的大连港。而自大盘回调以来,没有一家沪市新股的发行股本超过10亿股,这是自2009年IPO重启以来从未有过的。

      中小盘股为IPO绝对主力

      尽管当前市场在3000点一线面临较大压力,但中小盘股的扩容节奏并未放缓。统计显示,3月份发行的22只新股中,仅有江南水务(601199)一只主板股票,其募集资金规模只有11.05亿元,占总规模的比重仅为5.4%。另外21只股票全部是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其中创业板有14只,中小板有7只,除了纳川股份等4家创业板新股外,募集资金合计达到192.82亿元,占据了3月份新股IPO的绝大多数。

      具体来看,3月初发行的森马服饰(002563)是本月毫无疑问的融资冠军,其发行价达到67元,网上网下合计发行了7000万股,IPO募集资金高达46.90亿元。其它募集资金较多的还有佳士科技(300193)、张化机(002564)、福安药业(300194)等,IPO募集资金分别为14.71亿元、14.16亿元、13.99亿元。

      就发行估值而言,上述18只已经完成发行的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为58.73倍,较2月份26只新股55.42倍的平均发行市盈率水平有所上升,但与1月份35只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72.91倍相比,还是出现了明显下降,显示新股“三高”发行正在逐步向合理回归。

      从投行承销数量看,国信证券依然是高产的代表,其共承销了4家公司,分别是张化机、维尔利(300190)、佳士科技和美亚柏科(300188);其次是民生证券,承销了海伦哲(300201)和益盛药业(002566);其余公司均为各领一家。

      二级市场上,3月份发行的新股中有10家已经顺利完成了上市,截至3月21日,森马服饰、上海绿新(002565)和益盛药业3只股票仍处于破发状态,不过兄弟科技(002562)、美亚柏科、张化机的最新股价分别相对于发行价上涨了40.57%、35.70%、26.98%,显示新股上市后的分化走势还是较为严重。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新股发行尤其是中小盘新股的发行节奏依然很快,一方面给承销机构带来不菲收益,但另一方面,新股上市后严重分化的走势也使得参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面临较大的风险。

    上一篇

    证监会:骗取发行核准属重大违法行为

    下一篇

    四公司中标国家电网项目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