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曹晟源 发自江苏盐城
“看着现在西红柿价格这么好,可惜我没有货了。”刘必光站在自己刚刚种下西红柿苗的菜地里感叹道。
7月份以来,全国蔬菜价格持续上涨,截至8月18日,监测蔬菜平均价格累计涨幅为17.9%,其中一半以上蔬菜价格涨幅在20%以上,菠菜、生菜、黄瓜、大蒜等部分品种价格涨幅在30%以上。在这其中,上海市的蔬菜价格也轮番上涨。
“今年的价格普遍比去年涨了30%左右。”菜农老彭回忆着这段时间疯狂的菜价时说道。
到底是什么推动今年蔬菜价格的上涨?在蔬菜涨价背后是否存在如大蒜、生姜涨价的游资推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赶赴上海蔬菜主要供应地之一的江苏盐城,探寻本轮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
蔬菜涨价未见游资身影
盐城是江苏省几个主要向上海进行蔬菜供应的城市之一,而盐城下属的建湖县在盐城的蔬菜种植中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
一位在建湖县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蔬菜种植商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游资炒作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该囤积的农作物必须能够有一定的储藏时期,而绿豆、大蒜、生姜显然符合上述条件。
在建湖县拥有800亩蔬菜基地的光阳蔬菜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必光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的采访时坦言,目前蔬菜涨价并没有游资在背后推动:“我们种植的大都是椒类的产品居多,相比绿豆、大蒜这样的作物,椒类的储藏期只有一天,当天没有卖掉的杭椒到了一天快结束的时候,只有低价抛售。”
同时为防止价格忽高忽低,各蔬菜基地的老板也会提前从市场上获取消息,调整批发产量,伟业蔬菜公司的负责人彭大伟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每天也不多采,多采的话市场承受不了,价格就会开始下降,所以我们现在每天控制在30箱左右。”
游资没有现身,那么这一轮蔬菜涨价幕后的推手究竟是谁?
极端天气致生产成本加大
“这(涨价)最直接的原因还是恶劣的天气。”彭大伟站在自家的蔬菜基地旁,随手从大棚中摘下一个已经被高温烤坏了的杭椒,又看看火辣辣的太阳说道。
2010年夏季,包括长江中下游在内的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湖南、江西等地洪水泛滥。“一般夏季供应到上海的蔬菜是从福建、江西等地方运来。这其中大部分种蔬菜的地方发水之后,上海地区的蔬菜就不够供应了。蔬菜的量少了,相应的蔬菜价格自然也就开始上涨。”彭大伟指出。
彭大伟的蔬菜基地也并未幸免于高温天气。他指着快要冲破大棚的辣椒藤说道:“你看这大棚里的辣椒,因为高温,比平时长高了不少,有些辣椒的发育不正常。”
炎热的气温和发育过猛的辣椒,给彭大伟带去的是采摘上的难题。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一般情况下,蔬菜基地种地工人一天的工资在30~40元。但这段时间因为高温,一个工人每天的工资已经涨到110~120元。这样一来,采摘的成本就已经开始成倍上涨。
但高工资并没有让彭大伟的杭椒得到正常的采摘,因为还找不到足够的工人。“平时早上上班是从7点上到11点,下午1点钟上班到五六点钟。因为高温,下午这段时间工人们都不能进棚采摘,里面温度超过50度,进去一个多小时就肯定要中暑的。”
没有人采摘的话,这部分蔬菜怎么办呢?望着自己几百亩大棚中还没有能够采摘的杭椒,老彭无奈地说:“实在没有办法,这些杭椒就只有拿去扔掉。”据他估计,今年因为没有能够及时采摘而浪费掉的杭椒占到了总数的两至三成。
彭大伟蔬菜基地一旁的简易房间中,一台硕大的风扇的周围,工人们在整理着上午采摘下来的杭椒,彭指着一堆刚刚摘下来的杭椒,“这些新鲜的杭椒,现在不算上任何利润,差不多成本是1块钱一斤。”
运输成本尚未传递到菜价
蔬菜采摘下来后,经过一个晚上的吹晒,将在第二天早上分装上车,送到上海最大的两个蔬菜批发市场——曹安和江桥蔬菜批发市场。
记者于采访第二天的早上6点来到建湖县统一的蔬菜运送地点。从各镇上来的菜农在这汇合,将自己前一天采摘的蔬菜送至这里,再由这里运至上海。因为量少,彭大伟也将自家昨日采摘下来的27箱长香椒(辣椒的一种),运到统一的蔬菜运输地点。
7点半,在大家的抱怨声中,李进(化名)姗姗来迟。一旁的一位菜农告诉记者,如果蔬菜送到上海晚的话,很有可能卖不到一个好的价钱。随后,李进开始点货装车,在装车的间隙记者询问他近期的运送价格,李进狠狠地吸了一口烟,“我现在来回一趟要多花200多块钱”。当记者问及为什么没有提高运价时,李进无奈地笑笑,随后转身上车开始点货。
9点钟装完货,经过5个小时的路程,车子来到了上海曹安蔬菜批发基地。
“运输成本相对来说上升得还不是太大。目前油价再涨,运输成本也高不到哪里去,因为现在运输市场上呈现的是一种车多货少的局面。如果每斤涨上1分钱的话,1吨就要涨100块钱,这在我们看来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因为我们有很多的选择。”彭大伟告诉记者。
刘必光显然也认为,现在的运费并没有怎么涨,目前还是5毛钱一斤的价格。“实际上我们自己也有运送蔬菜的货车,如果一次性运输的量比较多的话,我们就会用自己的货车运去上海,这样算下来每斤蔬菜的运费在2毛钱左右,比找专门运送蔬菜的(货车)要合算很多。”
不过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蔬菜运输成本的增加已经迫在眉睫。刘必光坦言,如果今后一段时间油价还持续上涨的话,每斤5毛钱的这个价格很有可能向上浮动。而这样算来,新鲜的杭椒在经过运输之后,将从成本1元一斤涨至1.5元一斤左右。
批发商坐收渔利?
通过采摘、运送,彭大伟的杭椒终于到了上海的批发商手上。在彭的眼中,这些批发商占据了相对强势的地位,获得了更多的利润。
在这些蔬菜批发市场上,彭大伟们的蔬菜都是代销的。彭算了一笔账,“在销售过程中,按照目前如果一箱杭椒能购卖到110元的市场价格计算,经销商很有可能跟给我们报价是90元一箱,并且我们还要缴纳每箱10元的代销费用;同时,我们进蔬菜批发市场的还要向市场上缴纳进入市场的管理费用,差不多一箱蔬菜是2元左右,加上运输和成本费用,一箱杭椒我们实际能到账70元左右,而成本却在60元左右。”
加上上述提到的各种管理费用和所要赚取的利润,一斤杭椒从批发商手中卖给零售商的价格已经涨至2.5~3元钱。
记者走出曹安蔬菜批发市场,在附近的小型菜场中发现,小贩们手中的杭椒已经是4.5元一斤。对于这个价格,小贩们解释道,因要承担菜卖不出去的风险,涨上去的价格就自然分摊在其中了。
从1元到4.5元的最终售价,彭大伟坦言这种涨幅比去年高了近30%,并且在这其中,菜农们的利润相比去年还是有一定的增长。
记者观察
花一元存一斤菜 蔬菜收储不便宜
每经记者 何珺 发自北京
继粮食、猪肉等农产品建立全国范围的收储制度之后,蔬菜收储也上升到了中央层面。在8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制定完善蔬菜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建立蔬菜储备制度”被重点提出。
事实上,“蔬菜储备”这一概念的提出已有三四年,但至今仍未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规模,仅有个别地区设立了相关制度,比如自2008年奥运会起,北京市政府开始建立蔬菜政府储备。
近日,北京市新发地批发市场副总经理顾兆学告诉记者,北京市的蔬菜储备量为1万吨,其中,新发地负责储备3000多吨,承担收储任务的还包括北京二商集团等。
“其实1万吨的储备量很有限,收储对平抑价格的作用主要是心理上的政策导向,避免出现抢购。”顾兆学说。
按照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平均每人每天消耗蔬菜约为0.5~1斤,这意味着,近2000万的北京市常住人口蔬菜日需求量将超过5000吨,1万吨的储备仅能供应2天的全市消费。
另外,在收储品种上,目前新发地主要储存的为土豆、葱头等耐储存产品。北京蔬菜研究中心专家陈春秀分析,叶菜多不宜储存,相对比较适合储备的蔬菜品种包括萝卜、白菜、甘蓝等冬菜类,或者土豆、洋葱等根茎类品种。
收储成本高,则是蔬菜储备的另一大难题。
作为辽宁省最大的“菜篮子”之一,沈阳每年的蔬菜产量在500万吨以上。去年冬天,本报曾报道了“沈阳市8亿斤大白菜冻在地里”。在那次事件后,沈阳市蔬菜流通协会会长何立兴自筹资金建立的冷库开始运作。“一共800平方米,投资200万,都装满的话,能存160~170万斤蔬菜。一般的蔬菜在冷库中的保质期长达100天。”据他介绍,目前库里存满了土豆和辣椒,数量各半。
另据记者了解,北京新发地市场能容纳3000吨蔬菜的储备库,初期投入是2000万元。记者粗略计算,不论是新发地,还是沈阳蔬菜协会,建1斤蔬菜库容的初期投入都超过1元。
“而且维持这个库的日常开销很大,因为收储期是每年国庆之前到次年3月,剩下的半年,库里多半是闲置的,也不好出租。”顾兆学说。对次,何立兴也表示,除了建库的费用,在后期收购和销售蔬菜的环节投入也不低。他认为,蔬菜储备很重要,但储备规模不大,对市场价格的稳定效果不能体现出来。
“上季度的菜拿到下季度卖,成本很高。”对于蔬菜收储成本和收储制度的可行性,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元红和中国农业大学蔬菜系教授陈青云都表示担心。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