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银行融资紧锣密鼓光大IPO申请26日上会

    2010-07-23 01:36
    每经记者  万敏  由曦  发自北京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银行)A股IPO,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昨日(7月22日),中国证监会公告称,证监会发审委定于7月26日召开2010年第112次工作会议,审核光大银行的首发申请。光大银行行长郭友在昨晚的记者会上表示,预期光大银行8月挂牌。

            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市场对光大上市早有预期,因此其IPO不会对市场造成太大影响。

    规模:拟发行不超过61亿股

            据证监会公布的光大银行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光大银行本次计划在上交所发行不超过61亿股  (未考虑本次发行的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后总股本为不超过395.35亿股。若全额行使本次发行的超额配售选择权,将发行不超过70亿股,发行后总股本为不超过404.35亿股。

            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光大银行在中国内地设有483家分支机构(含总行),资产总额11977亿元,贷款总额6490亿元,存款总额8077亿元,股东权益总额481亿元。按2009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计算,该行是中国第六大股份制商业银行。

            据悉,本次发行将采用向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网下向询价对象询价配售与网上资金申购发行相结合的方式。这与先前农行的模式一致。

            与此同时,光大银行也引入“绿鞋”机制,“绿鞋”也称“超额配售选择权”,即光大的主承销商可按本次发行价格,向投资者超额配售不超过初始发行规模15%的股票。若主承销商按15%上限向网上投资者进行超额配售,发行规模将会达到70亿股。而主承销商可在光大银行上市之日起30个自然日内,使用超额配售股票所获得的资金,以不超过光大发行价的价格从二级市场买入光大股票,以稳定后市。

            光大银行表示,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充实资本金,以提高资本充足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

            目前,汇金公司直接持有光大银行59.82%股份,汇金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中国再保险目前持有4.49%股份。光大集团总公司持有6.40%股份,是光大银行的第二大股东。

    光大:考虑了维护市场稳定

            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在昨晚的记者会上表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光大银行A股IPO,特别考虑了维护资本市场大局和稳定的问题。按照利润增加一点、减少风险资产、发行规模降低一点的原则,从原计划发行100亿股,缩减至目前的61亿股。

            根据光大银行年报,2009年其核心资本充足率6.84%,资本充足率10.39%。按监管政策,银行发次级债及混合债,要求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7%。

      资金不充足也限制了光大银行的盈利能力,光大银行2009年净利润76.4亿元,较2008年的73.2亿元略有增长。据分析师测算,光大银行ROA约0.7%,低于上市银行1%的平均值;净息差2.2%,高于上市银行2%左右的水平;40%的成本收入比,高于上市银行35%的均值。光大银行上市前的存贷比约80%,超出监管底线。

            在资本约束瓶颈及A股融资大潮内外交加的双重动因下,IPO是最快补充资本的方法。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性更大,这些因素也加快了光大银行上市程序的启动。

    分析师:或对市场影响有限

            距离农行成功上市一周,尽管本周前几个交易日农行并未有表现,不过其企稳的走势有力地增强了市场信心。事实上,农行自上市以来,就牢牢占据了沪深两市成交额榜首,发行首日即出现了30亿元大资金护盘,随后几天,护盘资金也相当雄厚,平均有上亿元资金投入到2.68元的“保发大战”上。

            另据最新消息,建设银行750亿元A+H配股计划有望于10月份完成;中行两地配股方案也有望在8月20日股东大会结束后的一两个月内获监管层批准;工行或将采取类似中行的A股可转债加“A+H”两地配股方案,时间可能定在11月份。

            “虽然农行发行在前,但是市场也已经承受下来,加之市场对光大上市早有预期,因此  (光大银行上市)应该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广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沐华表示。

            一位基金公司的研究总监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理由是:光大银行发行规模并不大,约与创业板的一次IPO相当。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光大银行上市短期内会带给市场一些压力,希望能有更多的政策呵护,如加大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的入市力度。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国土局指证:“唐骏校友”禹晋永1500亩土地证造假

    下一篇

    油菜籽收购量锐减6月进口环比却翻番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