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肖艳
12月29日,中国北车(601299,收盘价5.69元)勉强守住发行价,全天涨幅仅2.34%,创下了本轮IPO重启以来的新低。虽然盘后龙虎榜显示,昨日买入中国北车的前三个交易席位都是机构,但市场人士指出,这很可能是机构的自救行为。
虽然此前市场人士普遍预计,北车首日涨幅不佳,但2.34%的涨幅确实低于预期。北车昨日开盘集合竞价阶段的价格只有5.80元,开盘后最高也只冲到5.92元,最大涨幅仅6.5%。开盘一个小时后,股价一度下跌至5.65元,与发行价5.56元的差距不到1毛钱。中国北车全天换手60.02%,成交9.75亿股,全天成交55.92亿元。
盘后数据显示,昨日买入中国北车的前五大交易席位中,前三家都是机构席位。三家机构合计买入6.53亿元,占全天成交的11.68%。按收盘价计算,机构累计买入约1.15亿股。
但是,市场人士指出,机构买入有很大的护盘嫌疑,建议普通投资者不要跟进。由于机构参与中国北车网下配售的部分要三个月后才能上市流通,因此机构有维护发行价的动力,因此在市场对中国北车普遍不乐观的情况下,机构出手自救也是有可能的。
与中国北车业务和实力均相当的中国南车昨日也以下跌收盘,收于5.51元,下跌2.3%。“与中国南车比较,中国北车现在的价格并不便宜。”上海证券分析师钱伟海说。
铑钿指出,“在新股发行过快,市场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南北两车’要题材无题材,要想象空间没想象空间,没有炒作的价值。”分析师指出,如果大盘下跌,中国北车近期存在跌破发行价的可能。
中国北车今日的表现也为未来发行的大盘股蒙上了一层阴影。申银万国分析师林瑾指出,接下来发行的中国化学发行价较高,位于机构询价的上限。但是较中国北车而言,中国化学的业务较为独特,是否会首日跌破发行价,还要看上市时整体市场的表现。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